本地学校和高等学府将加大力度,杜绝学生使用电子烟。违例者除了面对卫生科学局的刑罚,也须接受校方的纪律处分,包括停学、打鞭或撤除奖学金。
卫生部和内政部星期四(8月28日)在联合文告中指出,无论是校内滥用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etomidate,俗称丧尸烟弹)或使用一般电子烟,都属严重违规行为,案件会分别交给中央肃毒局和卫生科学局处理。这些学生也将面对额外的校方处分。
从9月1日起,当局会向校方提供更严厉的惩处框架,处罚电子烟相关的违规行为。在学校,校方可下调学生操行等级、让学生留堂和停学,男生也可面对打鞭惩处。在高等学府,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奖学金、领导及海外交换的机会,罚款或接受社区服务令,大学生也可能被逐出宿舍。学生若一再重犯或贩售电子烟,将被停学或开除学籍。
教育部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2020年以前,学校和高等学府转交卫生科学局处理的电子烟案件少于50起。自当局加大执法力度,2022年至2024年间,每年平均有3100名中小学、初级学院或励仁高中的学生,以及约800名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的学生因电子烟相关的违例行为被抓。
教育部也指出,自今年3月起,教育部应约260所学校要求,向他们发出尼古丁检测试剂盒,协助校方侦测电子烟。教育部会继续留意学府的电子烟情况,并与校方合作,侦测和预防学生使用电子烟。
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四在联合记者会上指出,教育部正同卫生科学局合作,培训学校和高等学府的指定教职员,及时有效地采取妥当的执法措施。
他强调,单靠学校和高等学府不能战胜电子烟。“我们会竭尽所能,但终究需要整个社会的合作。家长在防止孩子使用电子烟和毒品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应和孩子开诚布公地交谈,留意不寻常的行为,并为他们寻求援助。社区也能发挥作用,留意可能在邻里向孩子和学生兜售(电子烟)者,并向当局举报。”
李智陞也说,年轻人如今接触最多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社交媒体信息。所以关键还在于通过教育与引导,让学生与年轻人正确认识依托咪酯的危害和风险,在面对外在因素如社交媒体错误信息与诱惑时,如何辨识对错、抗拒诱惑。
校方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和家长对电子烟问题的意识。例如,学校会在课堂和集会上向学生讲解电子烟和丧尸烟弹对身体的伤害,以及相关的法律约束。学校也会提醒学生提高警惕,留意并举报校园内外兜售电子烟行为。学校也会让家长清楚教育部实施的措施,与家长合作并提供支持。
他也鼓励学生看到朋友使用电子烟时向老师等可信任的成人寻求援助。“这不是让任何人陷入麻烦,而是确保朋友能获得所需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