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拔医院试行一款自动化轮椅,用于日常接送病患,以缩短等候时间并提升护送效率。

院方自8月中旬开始,试行三台来自日本的自动化轮椅,并在星期五(9月5日)完成首阶段测试。

这款自动化轮椅配备先进传感器和激光雷达(LiDAR)系统,具备“跟随模式”和“记忆轨迹模式”两种导航功能。

在“跟随模式”下,这台轮椅须由一名护送员在前方带路。它会记住护送员的身形和步伐,并在全程保持安全距离紧跟。轮椅上的激光雷达可覆盖240度范围,不断扫描周围环境,随时探测障碍物和风险,确保行进安全顺畅。

“记忆轨迹模式”则是预先设定好固定路线,例如从急诊部门到大堂再到药房。在测试阶段,护送员仍会陪同病人,但长远目标是实现完全自主运行,无需护送员介入。

延伸阅读

邱德拔医院试行智能纸尿片 减少中风卧床病人皮炎问题
邱德拔医院试行智能纸尿片 减少中风卧床病人皮炎问题
让医疗设备不再玩“捉迷藏” 邱德拔医院新追踪系统助提高工作效率
让医疗设备不再玩“捉迷藏” 邱德拔医院新追踪系统助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化轮椅上的激光雷达(LiDAR)可覆盖240度范围,不断扫描周围环境,随时探测障碍物和风险,确保行进安全顺畅。(张俊杰摄)
自动化轮椅上的激光雷达(LiDAR)可覆盖240度范围,不断扫描周围环境,随时探测障碍物和风险,确保行进安全顺畅。(张俊杰摄)

首阶段的试运行路线共三条:病房至心血管中心、病房至病患休息室(出院等候区),以及连接急诊部门、大堂和药房的环形通道。院方未透露轮椅的价格。

邱德拔医院高级营运经理兼智能轮椅试验计划负责人蒋福全(43岁)受访时说,“跟随模式”可让轮椅自动跟随护送员前进,无需用手推,目前主要用于病房至心血管中心和病房至病患休息室的路线。

邱德拔医院创新与改进部主任郑玉红(43岁)指出,传统手动轮椅往往得看护送员是否有空,病人常常因此需要等待;相比之下,自动化轮椅系统让一名护送员能同时照看两名或以上病患,而不再局限于一对一陪同。

“在这种情况下,护送效率预计可提升一倍以上,护送所需时间可缩短约25%。病人因此能更快抵达目的地,及时完成相关程序,从而减少体力负担并提高效率。”

在“记忆轨迹模式”下,自动化轮椅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固定路线自主行进,例如从急诊部门到大堂再到药房。不过,在试行阶段,护送员仍会陪同病人。(张俊杰摄)
在“记忆轨迹模式”下,自动化轮椅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固定路线自主行进,例如从急诊部门到大堂再到药房。不过,在试行阶段,护送员仍会陪同病人。(张俊杰摄)

此外,许多护送员年纪较大,长期推送病人容易造成重复性劳损,自动化轮椅能有效减轻体力负担,降低受伤风险。

蒋福全补充说,目前的主要挑战在于基础设施限制。例如,在狭窄的走廊上,如果轮椅和病床须同时经过,就会因为空间不足而造成问题。

“我们正与供应商合作优化传感器,以提升运行的顺畅度,并让病人感到更安心。另一项限制是电梯,由于电梯常常挤满病人和访客,目前护送员仍须手动引导轮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