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特需者周恩宁,过去每周约四次由母亲陪同,从勿洛的住家搭车到淡滨尼包容残障服务中心,车程约20分钟。如今,随着勿洛其中一处设施改造成可举办工作坊和开设课程的空间,她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
周恩宁患有智力障碍,去年从工艺教育学院东区毕业后,到淡滨尼包容残障服务中心(Enabling Services Hub@Tampines)参加活动。母亲吴玉燕(47岁,全职看护者)说,路程缩短不仅更方便,她也能更放心地鼓励女儿尝试独自出行参加活动。
“以往去淡滨尼包容残障服务中心,路途比较远。对恩宁而言,如果车程多过五个站,她就会担心数不来,坐过站,所以我须要陪她去。但如果五个站以内,她数得到,就没问题。”
为了让更多特需者能就近得到所需服务和参加活动,淡滨尼包容残障服务中心和勿洛基层组织合作,将新樟宜路上段第28座组屋底层现有的“UP³”空间进一步活化,让社服机构在邻里开展相关服务。
勿洛民众联络所不时会在傍晚时分,利用“UP³”空间举办补习班等活动。如今,社服机构SPD(前称体障人士协会)也将共享这个空间,为特需者提供理财工作坊和手工课程等多样活动。
淡滨尼包容残障服务中心高级经理祖奈达(Zunaidah Bte Shahul Hamid)说,中心每周都将提供时间表,让特需者及看护了解勿洛举办的活动,他们若有兴趣参加,可洽询中心员工。
她说,这个新共享空间将于星期一至五,早上8时至下午5时30分运营,周末则配合社区活动使用,如居民联系网的活动或组屋聚会。这样一来,特需者不仅能参与更多不同类型的活动,也能与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星期一(9月8日)为这个新共享空间主持开幕。他也是负责勿洛分区事务的东海岸集选区议员。
迪内希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曾与新协立的代表接触,得知他们正积极走进社区,需要基层组织的支持。后来,他发现“UP³”空间可重新规划用途,便推动落实这一倡议。
他说,这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硬地球场,方便进行尊巴等活动,而且靠近勿洛民众联络所。此外,这个场地也为看护者提供歇脚的地方。
新协立副局长黄循凯说,新协立一直积极与社区合作,为残障者及看护者创造更多机会。
“这个共享空间充分体现了包容残障服务中心如何深入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协立将继续从现有三个包容残障服务中心吸取经验,为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