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研发出一款名为“Sable”的机器人,可以进入天花板夹层、第二层的屋顶和排水沟等狭窄空间,检测积水并喷洒杀幼虫剂,还能发现鼠患活动、管道漏水甚至电线破损。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工程产品开发系副教授莫汉(Mohan Rajesh Elara,43岁)星期三(9月10日)告诉媒体,这是学校首次为除虫灭鼠(pest control)开发机器人。他说,国家环境局在开发过程中提出问题和作业需求,并协助连接市镇理事会和除虫灭鼠公司试用。

“每年我们都面对骨痛热症和鼠患增加的问题。这些工作危险又重复,机器人最适合做。公司甚至会打来电话说:我们有蛇的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忙?这些都是人不适合承担的任务。”

Sable配有前后镜头,能实时传输画面并储存一小时影像,之后可以用人工智能分析积水和裂缝。它体积小,机身坚固,大轮胎可以跨越凹凸不平的表面和水洼,适合室内或户外使用。

莫汉说:“这些地方人不容易进入,但却常常有蚊虫滋生。过去要靠工人搬梯子逐一洒药,现在机器人可以直接喷洒杀幼虫剂,使工人免于危险作业。”他补充,机器人既可远程操控,也能自主运行,500米范围内都能控制,并可扩展到裂缝和噪音来源侦测。

延伸阅读

本地科学家发现骨痛热症“基因印迹” 可用于提高疫苗功效
本地科学家发现骨痛热症“基因印迹” 可用于提高疫苗功效
“RatFix!”灭鼠行动启动 居民与多机构合力治鼠患
“RatFix!”灭鼠行动启动 居民与多机构合力治鼠患

“我们设计时也考虑了成本,必须让业者买得起、用得起。”

惹兰勿刹市镇会在7月至8月部署Sable进行天花板检查,并计划在需要时用于组屋的二层屋顶(secondary rooftop)。市镇会发表声明说,机器人可以侦测积水、杂物、细裂缝、杂草和可能导致漏水或滋生蚊虫的损坏。工作人员能直接通过控制屏幕监测情况,不必再搬动沉重的二层板,减少体力负担和安全风险,同时更及时发现问题。

莫汉透露,研发过程花了九个月,最初在校园测试,再扩展到不同环境。他说:“一般要两三个人抬梯检查,现在一个人就能用机器人完成,至少能节省一半时间。如果需要加快,还可以同时部署多台机器人。”

除了Sable,新科大还研发了“Dragonfly”和“Boa”。Dragonfly可以在户外自主运行12小时,用信息素(pheromone)吸引并捕捉蚊虫,并统计数量生成报告。

莫汉解释说,过去常用的熏烟方式,防治结束后并不知道蚊虫数量是否真的减少,但Dragonfly能够自动记录捕获数量,生成对比数据;Dragonfly也使用天然气味吸引蚊虫,不会释放任何化学物质。

Boa则是自动喷药机器人,配有风速和风向传感器,更精准控制药剂扩散,避免化学物质被吹到邻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