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主义已不再局限于宗教层面,还包括针对种族和性别的仇恨。我国将持续加强去极端化与复原能力,除回教宗教辅导外,也为自我激进化的青少年量身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例如导师辅导、网络素养教育,以及提升社交技能的课程。

过去20年,内政部每年都会举办午宴,感谢宗教改造小组、跨机构援助小组(Inter-Agency Aftercare Group)、新加坡回教理事会、回教堂领袖,以及其他社区机构和义工,对政府推动反极端主义工作所作的贡献。

黄循财总理星期六(9月13日)为午宴致辞时说,我国正面对不断演变的极端主义威胁,并积极调整应对方式。

他指出,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已扩大,不再局限于宗教极端主义。如今,有越来越多人被新纳粹主义(neo-Nazi),或所谓“非自愿独身者”(incel)亚文化所吸引,对女性产生极端怨恨和敌意。

与此同时,极端主义呈现年轻化趋势。自2015年以来,共有18名介于14岁至20岁的青少年,因触犯《内部安全法令》而受到处置,其中13起发生在过去五年。

延伸阅读

本地“杂烩式极端思想”自我激进化首例 14岁少年接限制令
本地“杂烩式极端思想”自我激进化首例 14岁少年接限制令
内安局报告:网络加快自我激进化过程 诱因趋多元
内安局报告:网络加快自我激进化过程 诱因趋多元

为应对这一趋势,我国开始为自我激进化的年轻人制定干预措施。

例如,2020年,一名信仰基督教的16岁少年,因计划攻击本地两座回教堂被捕。他在拘留期间接受牧师辅导,教导他宗教和谐理念,同时有两名导师给予他帮助和指导。他已改过自新,去年初获释,目前在高等教育学府就读。

自2002年起,共有150名新加坡人接获拘留令或限制令,超过八成在接受辅导和改造后,已顺利回归并重新融入社会。

黄总理说,当年内安局成功捣毁回教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但政府深知是社会对回教的误解助长了这极端主义,因此单靠安全行动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感谢回教宗教师哈斯比,及已故宗教师阿里 (Ali Haji Mohamed)挺身而出,采用了大胆的改造方式。跨机构援助小组的义工也协助接触被拘留者家属。

他认为,是大家的勇气和信念,让新加坡成为更安全的地方。

总理强调,安全部门会尽力侦查威胁,但每个国人也必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亲友受极端思想影响,应及早举报,让他们及时获得帮助。

他坦言,知道这并不容易,因为他自己就有朋友误入歧途。这些朋友是年轻时认识的,他从未料到朋友会走向极端。“但这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当它们发生时,我们希望能够尽早采取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回到正轨。”

出席午宴的还包括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以及前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