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上财年的总薪酬增加3.3%至782万元,前一个财年是757万元。
根据新交所星期一(9月15日)早上公布的2025财年年报,罗文才的固定薪酬基本保持不变,为121万元。他的现金花红增加3.6%至327万元,长期奖励增加3.7%至327万元。
新交所8月公布的2025财年业绩显示,总营收同比增长11.7%至12亿9820万元,取得净利6亿480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5亿9800万元增长8.4%,这是自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营收和净利纪录。
每股盈利为60.6分,较去年同期的55.9分有所提升。集团派发每股10.5分的终期股息,较之前财年同期增加1.5分,全年股息累计37.5分。
尽管业绩亮眼,新加坡的首次公开售股市场尚未有显著起色,如何提振股市表现,在过去一年是市场关注焦点。
许文辉:若优秀公司都选择海外上市 影响整个价值链
新交所主席许文辉在年报献词中呼吁我国打造更宏大的资本市场愿景。他说,如果最优秀的公司选择到海外上市,影响将远远超出新交所本身,整个价值链,包括投资银行家、公司律师和会计师,都可能转向其他司法管辖区。
他说:“新加坡或许还能继续作为资金的中转中心,但人才、创新和更高价值的利润空间将流向别处。”
许文辉认为,新加坡需要为资本市场确立一个超越股市的雄心愿景,以及一套能帮助实现愿景的政策框架。他回顾本地从工业化到科研中心的发展历程,认为新加坡能在资本市场领域复制类似成功。
他说:“一个成功的资本市场是国家的资产,不仅能创造就业和财富,还能让最好的创意和公司做大做强,并为新加坡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许文辉也提到,东南亚创投市场的规模正在扩大,区域内近1万4000家初创公司获得创投的投资,一些可能会在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上市,但并不是每家公司都会成为估值至少10亿美元(12亿8000万新元)的独角兽,其他的需要不同的上市地点和方案。
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资本市场,不应只为少数卓越企业提供服务,也必须支持更多具潜力的公司。
许文辉说,目前这方面存在缺口,如果资本无法顺利循环,仅依赖并购交易将不足以支撑整个生态系统。他希望在市场激励与长期增长相一致的政策框架支持下,新交所能满足这一需求。
对于资本市场的竞争,他提醒,先行者优势至关重要,一旦形成流动性,就很难转移。“新加坡已不能再依赖模仿来开创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我们回避经过衡量的风险,就会在竞争中落后于那些更敢于领先的市场。”
许文辉指出,政府、监管机构和新交所本身,无法完全塑造新加坡的前景。除了要更愿意承担先行者风险,也需要个人为自己的决定承担更多责任,这些都是塑造市场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呼吁所有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积极参与,共同塑造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
罗文才在年报致辞中说,市场对非指数成份股的兴趣回升,资金流入也有所增加,海峡时报指数创下新高。证券日均成交额增长27%,达到13亿元,创下四年来新高,表现优于亚细安同业。新加坡股市资金流入保持良好,新股上市管道也出现鼓舞人心的迹象,显示更广泛的生态体系正逐步恢复信心。
他也指出,除了内部增长,集团将探索机会型投资,包括与集团战略契合、能增值的补强式收购(bolt-on acquisition)。
新交所星期一闭市报17.05元,上扬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