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局势发展快速的背景下,新加坡企业不应该采取观望态度,而是须积极做出对策,探索新的商机、市场、供应链和供应来源。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三(9月17日)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举办的Scale-up Ignite活动上,参与对话会时发表上述观点。
颜金勇指出,许多国家和公司正持观望态度,但他认为,企业不该坐以待毙,而是须审时度势,并采取行动。有鉴于航运路线和物流安排将有所变化,企业须开始探讨如何重新定位,以便在时机来临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
“你没有时间坐等情况或开始谈判和考虑自我重组,因为到那个时候,许多竞争对手早已领先一步。”
颜金勇呼吁企业做好准备,看如何继续简化业务、排除没有必要的成本,以让公司更有效率。他透露,政府正在探讨降低合规负担,以助企业更快采取行动。
面对关税所带来的长期趋势变化,由颜金勇领导的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SERT),正在展开经济策略检讨,为我国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蓝图。他呼吁企业积极向政府提供他们的反馈。
参与企业腾飞计划 三年后企业营收增37%
为帮助本地企业掌握商机,企发局自2019年7月推出企业腾飞计划(Scale-Up)以来,已帮助100多家企业。首七批企业参与计划三年后,营收共增加25亿元,增幅达37%。它们的海外营收大增53%至10亿元,为新加坡人创造约800份工作岗位。
自展开计划以来,七成参与企业成功开拓新市场,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是最热门的海外市场。另外,八成企业有新产品和服务面市;近半数参与企业,通过合并、收购或合资公司扩张业务版图。
企发局局长丘晓晴在活动上讲话时透露,当局将在推动高增长企业扩展的企业腾飞(无限)计划(Scale-Up X)下,推出更多措施,包括11月推出一项关于并购战略和执行的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