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海岸保护的知识共享,推进高等学府与业内专才的合作,公用事业局为14个护岸项目注入2200万元,进一步加强我国抵御海平面上升的能力。公用局明年也料在实地环境下测试护岸方案。

海岸防护与防洪研究所星期四(9月18日)举办第二届护岸措施研讨会。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致辞时说,公用局去年在国际水资源周征求应用研究项目提案,共收到47个提案,其中三分之二是高等学府和企业的合作项目。

公用局经评估后,决定为其中14个项目提供2200万元资助。这些项目包括研究把回收的建筑废弃物融入护岸措施,以及利用先进监测技术加强我国的护岸能力。

吴函燕也宣布,公用局已拟定“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计划,旨在现实环境下测试具潜力的护岸方案,以了解这些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相关测试预计在2026年展开。吴函燕指出,新加坡的土地有限,海浪情况也独特,因此不能直接采用现成的护岸方案。“生活实验室计划让我们突破实验室的限制,在沿海地区实际部署来应对扩展技术的复杂挑战。”

延伸阅读

新加坡未来海岸防护墙 如何让人从本岛一路走到外岛?
新加坡未来海岸防护墙 如何让人从本岛一路走到外岛?
民众商家等虽支持护岸措施 却担心影响景观与自然生态
民众商家等虽支持护岸措施 却担心影响景观与自然生态

她说,生活实验室也为企业提供重要平台,以测试相关技术,在护岸这一新兴领域建立业绩记录。

气候变化带来前所未见的挑战,正在重塑全球局势。展望未来,吴函燕认为,新加坡的护岸措施除了保护海岸,也要改善生活环境,例如提供休闲娱乐和绿色空间等。

我国早前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排放居高不下,新加坡周围的平均海平面到本世纪末可能上升0.54米至1.15米。

我国计划在明年上半年针对海岸防护立法,列明各利益相关方应负起的责任,也为实施海岸防护措施划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