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的瓦解阻碍了国际合作,削弱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而加剧全球暖化可能对我国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风险。为此,新加坡正制定首份全国气候适应计划,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星期四(9月18日)发布政府施政方针附录。
永续部长傅海燕说,这份全国气候适应计划(National Adaptation Plan)将提出具针对性的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风险和其他影响。作为一份长期路线图,它阐明政府与新加坡人携手采取的行动,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气候承受力。
其中,加强防洪应对是当务之急。隶属永续部的公用事业局已就我国不同地区的海岸线展开研究,以识别和建造最合适的多功能海岸防护措施。当局会研发新的防护技术和方案,同时借鉴国际经验。
除了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也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永续部将与企业、学术界及社区合作,制定全政府高温应对策略,尽量减少对民众的影响,保障生命和生计。
提升气候适应目标
我国的目标是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通过征收碳税,向企业发出明确信号,帮助企业规划并内化碳排放成本,从而与其他减缓措施相辅相成。目前的碳税为每公吨25元,最终目标是在2030年上升至50元至80元。
与此同时,我国会与国际伙伴合作,通过碳信用交易,及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进一步减少我国的排放量。这包括在焚化炉测试碳捕集技术。
能源领域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约四成。我国正在探索清洁能源选项,不排除在未来采纳核能。因此,永续部将持续提升我国评估核能安全,及事件应对能力,包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区域和国际民间组织合作。
加强水和粮食供应保障
永续部也会继续扩大食品供应来源,增加必要食品库存,以及支持本地农食产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力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预计到2065年,我国的用水需求将几乎翻倍。永续部会进行长期规划,加大对水务基础设施的投资。
让民众有更好的日常环境体验
本地唯一的垃圾填埋场实马高岛预计10年后填满。永续部与业界合作,减少垃圾产生、提升回收率,并推动废料再利用,包括实施饮料瓶罐退费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
永续部也会重点应对长期存在的乱扔垃圾和鼠患问题,通过科技的使用、源头垃圾管理和加强执法治理问题区域。
政府已宣布拨款多达10亿元,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翻新和重建部分小贩中心,并兴建多五座小贩中心,以便为公众提供平价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