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榜鹅和盛港一带的人口增加,东北线列车也越来越拥挤,一旦发生故障,受影响的乘客也很多。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指出,提高东北线韧性的最好方案,是让这条地铁线与更多地铁线衔接,包括正在兴建中的跨岛线。

萧振祥星期一(9月22日)在国会答复议员补充提问时说,政府密切关注,并正在研究如何疏导东北线的人潮,以提高服务的韧性,降低尤其在尖峰时段的影响。

他是在回应惹兰加由区议员黄志明就政府会否提高惹兰加由和芬薇一带的巴士服务衔接性的提问。

萧振祥说:“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巴士服务,但这不是最好的方案,因为每一趟东北线可以载1500名乘客,相当于15至20辆巴士的载客量。更何况,东北线列车每两分钟就发一次车,所以巴士永远无法取代地铁。”

尽管如此,萧振祥说,如果巴士服务有助疏导人潮,政府会探讨加强东北线沿线的巴士服务。

延伸阅读

【国会】萧振祥:地铁故障时 乘客应能根据位置获更准确信息
【国会】萧振祥:地铁故障时 乘客应能根据位置获更准确信息
陆交局与两业者成立工作小组 三方面加强可靠度
陆交局与两业者成立工作小组 三方面加强可靠度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把东北线与更多地铁线连接起来。我们已展开工作,跨岛线建设工作在进行中。”

萧振祥说,跨岛线建成后将与东北线的后港站衔接,以便乘客改用其他路线通行,进而提高东北线的韧性。

跨岛线全长逾50公里,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21个跨岛线地铁站中,八个是转换站,包括金文泰和后港站。

已动工兴建的跨岛线第一阶段约长29公里,有12个地铁站,从东部的航空园站连接到光明山站,途经多个住宅和工业区如罗央、淡滨尼、白沙、后港、实龙岗北和宏茂桥。

第一阶段原定2029年竣工,但受冠病疫情影响,预料延误长达一年第三阶段路线还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