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管理局将在接下来几个星期,展开新系列的咨询活动,为下一个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做准备。
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星期一(9月22日)参加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时说,当局希望更广泛地与新加坡人包括乘客、司机、脚踏车骑士、年长者、残障者和个人代步工具使用者,进行更深入的对话,了解不同措施的利弊。
“即使观点严重分歧,我们仍能从中建立信任。但要做到这点,需要大家愿意坐下来讨论,并怀着正确的心态和出发点。我希望秉持这种精神,去塑造我们的交通未来。”
陆交局是在2019年1月,公布2040年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的公众咨询活动完整报告。相关咨询活动耗时约五个月,收到超过7400多份反馈和建议。
萧振祥指出,建立共识有助平衡当前的需求,但不会解决未来的问题。为缓解零和选择带来的压力,我国须创造新的选项、机遇和空间。
例如,私召车Grab和优步的进场为司机和乘客带来更多利益,我国接下来也将探讨引入自动驾驶车辆。
我国经济须有创造精神
萧振祥也与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一起领导经济韧性工作组加强全球竞争力委员会。
他指出,我国经济也须有这种创造精神。几十年来,新加坡受益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但这些规则已改变——较大的经济体在增加关税,为核心工业领域提供补贴。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没有办法以同样的资金和土地与他们竞争。
“这是个很大的风险,但也是个机遇——让我们掌握新技能,转战其他人犹豫踏入的领域;吸引新行业到新加坡;以及为新加坡人创造新的工作。”
他指出,新加坡力求成为一个企业中心,协助公司在这里起步、发展和迈向国际。新加坡会在未来行业做更大的投资,当中包括先进材料、机器人、精准医学和宇航业。
“这些赌注可能会让人不安,因为不是每一个都会成功。但只要一个、两个或三个赌注奏效,将能改变我们的经济格局,带领新加坡更上一层楼。”
萧振祥强调,这些努力的核心在于新加坡人能否把握所创造的机遇。经济转型越来越快,员工也会经历更多职业转型。更多人在这一生中会从事不同的工作,包括不同岗位和行业,不会只停留于一个职业路径。
“要一次又一次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潜力,我们需要相互支持。我们是一个团队,应该相互鼓励,不是相互批评。当家人朋友尝试新事物时,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开心。当他们犯错时,就帮他们一把。我们应该把彼此的成功视作自己的成就,因为当一个人成功时,我们也一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