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里,九成的建屋发展局店铺在续约时租金并未上涨。至于有加租的店面,过去三年里租金平均每年略涨1.3%至3.3%。
交通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孙雪玲,星期三(9月24日)在国会回答四名议员有关建屋局店铺数量和租金情况的问题时,提供以上数据。
她说,截至今年8月,全岛约有1万5500间建屋局店铺,其中约8500间已出售给私人业主,其余7000间则由建屋局直接租出。
孙雪玲指出,建屋局在出租店铺时,会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租金价格稳定。她说,租约到期时,建屋局会通过专业估值师评估租金,将附近店铺租金与市场环境等纳入考量。
“在这个评估模式下,90%的建屋局租赁店铺在过去五年间没有涨租。”
针对新一代邻里中心和新的餐饮店与超市,建屋局则采用“价格—质量准则”(Price-Quality Method,简称PQM)招标模式。其中,业者质量在评估中的比重占60%。这允许建屋局综合考量业者的出价和质量,而非直接让价高者得。
当局今年起也在组屋底层的全科诊所招标中,引入PQM招标模式。首个采用这个模式招租的比达达利Bartley Beacon全科诊所,以每平方英尺16.7元的租金租下店面,明显低于过去三年其他新组屋区全科诊所在普通模式下的平均租金,即每平方英尺35.5元。
针对1998年前出售的店铺,孙雪玲说,约740个店铺是在租约少于30年的情况下出售的,这些店铺有八成如今剩余租期不足10年。其余约7700个店铺,则在99年租期情况下出售,目前都还有超过30年的租期
孙雪玲说,这些店铺的租金由它们的私人业主决定。“我们知道这些私人建屋局店铺的租金近期出现显著增长。这与更多小型单位租出的趋势一致,这类单位的平均尺价普遍更高。”
针对建屋局店铺转租的情况,孙雪玲指出,建屋局本身不收集相关租金数据,但理解转租租金可能远高于建屋局直接出租的情况。她承诺,当局将持续关注,并探讨通过适当方式,向相关人士提供更多信息。
增长显著高于建屋局直接租赁的情况。他承诺,建屋局会继续关注这个情况,并研究通过恰当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