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吸引企业把关键业务落户此地,靠的不全然是中立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在于我国拥有坚实的基础条件。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四(9月25日)在纽约出席“2025年下一个30亿峰会”讨论会(The Next 3 Billion Summit 2025)回答提问时说,企业在评估新加坡作为落户地点时,会考虑我国的基本条件是否有助企业发挥最佳表现,这包括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具备技能娴熟的劳动力,以及是否尊重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起步企业Manus AI,把总部从中国迁至新加坡,以淡化“中国色彩”,新加坡保持中立立场是否受益,杨莉明回应道,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不只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尚须考虑其他各种因素。我国自身的基本优势,促使企业更愿意把关键业务落户在新加坡。
杨莉明:制造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受看好
杨莉明同时在讨论会中分享新加坡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她说,人工智能在本地并非全新领域,新加坡大约从七年前就开始尝试相关技术,并建立治理框架。过去三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技能水平不高的人也能使用人工智能,促成明显变化。
初期阶段,人们曾担心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但如今企业对采用人工智能的兴趣更浓,应用也从最初提升工作效率,扩展到特定领域。
杨莉明举例,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在制造业受看好。运营规划、缺陷检测和设备维护是各类制造业企业的核心需求,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先维护,可节省大量成本。
此外,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提升,既需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专家,也需了解业务的功能型专家,兼具两类技能的人才,最受企业重视。
杨莉明从9月24日至30日赴美国进行工作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