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未必会在生产后自然消失,相反地,患者未来罹患糖尿病、心脏病和脂肪肝的风险更高。

为此,国立大学医院推出本地首个专门针对妊娠糖尿病的专科服务,确保孕妇在生产后,也能继续接受跨学科团队的照料,把血糖维持在健康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简称GDM)是一种仅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在怀孕第24周到28周,一般伴随着异常高的血液血糖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十分普遍,全球每六名孕妇就有一人受影响,新加坡比例更高,达到五分之一。

研究显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一生中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70%,尤其在产后三年至六年风险最高;最终有一半会在产后10年内发展成二型糖尿病。

延伸阅读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母婴认知 国大研究提醒早期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母婴认知 国大研究提醒早期管理
研究:不必等到孕中期 孕前期血检可预测妊娠糖尿病
研究:不必等到孕中期 孕前期血检可预测妊娠糖尿病

国大医院内分泌团队于2023年10月,启动产后妊娠期糖尿病服务,目标是让每个在国大医院生产,且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母亲,都能得到后续照顾。

至今,已有近400名妇女接受这项服务,当中约40%在生产后,仍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

国大医院內分泌科顾问医生吴珮嘉说:“妊娠期糖尿病并不会随着生产而结束。尽管许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相对年轻,但长期风险仍然存在。她们面临着更高的糖尿病、心脏病和脂肪肝的终生风险。”

国大医院內分泌科顾问医生吴珮嘉说:“妊娠期糖尿病并不会随着生产而结束。尽管许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相对年轻,但长期风险仍然存在。”(周国威摄)
国大医院內分泌科顾问医生吴珮嘉说:“妊娠期糖尿病并不会随着生产而结束。尽管许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相对年轻,但长期风险仍然存在。”(周国威摄)

不过,根据本地现有的护理模式,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一般会在孕妇生产后结束。产后第六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随访往往逐渐减少,许多患者并不会定期复诊管理糖尿病风险。

为此,国大医院团队推出全程照护服务,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起,一直持续到产后数年。服务由妇产科医生、内分泌学家和营养师紧密合作,为母亲量身制定全面的治疗和生活管理方案。

低风险患者会被转介到国立大学综合诊疗所(National University Polyclinics),在社区继续接受护理;如需进一步专科治疗,也能通过简化的转介机制,回到国大医院。

高风险患者则会由医院的糖尿病团队,在产后至少三至五年间持续跟进管理。

此外,所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得进行血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