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运动近年来在本地掀起热潮,噪音问题也随之而来。去年1月至今年8月,社区事务署共接到701起与组屋区匹克球噪音有关的投诉。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星期四(9月25日)以书面答复数名议员针对匹克球(pickleball)噪音问题的提问时,提供相关数据。社区事务署是国家发展部属下单位。

徐芳达说,市镇理事会已在基层采取措施,应对居民的关切。这包括张贴指导告示、与基层领袖合作调解匹克球玩家和居民的纠纷,以及限制球场使用时间等。

根据现行规则,居民应在晚上10时半至早上7时之间减少噪音。

有议员提议,将组屋体育设施改为综合用途设施,并增加安全防护和隔音设施。对此,徐芳达回应说,市镇会可向建屋发展局提出申请。建屋局在审批时,将综合考量多项因素,包括改装方案是否符合技术及安全要求,以及是否会造成不便等。

延伸阅读

全民爱玩匹克球 有人欢喜有人忧?
全民爱玩匹克球 有人欢喜有人忧?
匹克球运动本地掀热潮 噪音扰民引关注
匹克球运动本地掀热潮 噪音扰民引关注

匹克球运动结合乒乓、网球和羽毛球的元素,所用球拍比乒乓球拍大三四倍,但不重。它的打法类似网球,但禁止前场扣杀。这些特点使得匹克球容易上手,运动强度也不大,因此适合各年龄层,包括老年人。

这项运动近年来在本地的热度越来越高。由于匹克球的场地与羽毛球场相仿,因此除了私人球场、ActiveSG球场,不少爱好者选择在组屋区的羽毛球场或多用途球场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