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八个月,建屋发展局协助市镇理事会和组屋屋主处理了615起复杂的渗水案例,每月平均77起,略多于去年的月均72起。
这包括来自不同来源的渗水情况,例如外墙或楼上单位渗水。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星期五(9月26日)以书面答复东海岸集选区议员何礼娜关于组屋渗水问题的提问时说,根据建屋局的数据,近期季风季节并未观察到渗水案例激增的情况。
尽管如此,建屋局收到一些市镇会的反馈,指外墙渗水案例通常在季风季节会增加,建屋局已准备好在市镇会需要技术援助时提供协助。
建屋局正在研究使用技术,例如微波扫描技术可以穿透混凝土来检测和追踪渗漏源头。这可帮助市镇会更有效地诊断并提前解决复杂的渗水案例。
何礼娜也询问投诉天花板渗水的组屋平均屋龄,在帮助屋主修复渗水的案例中,有哪些案例是由建屋局全额承担维修费;建屋局是否考虑在“友好协助计划”(Goodwill Repair Assistance Scheme)下,为居民承担更多维修费,尤其是那些资金有限的退休年长屋主。
今年通报天花板渗水的组屋平均屋龄约为40年
徐芳达回应时说,今年通报有天花板渗水问题的组屋平均屋龄约为40年。
屋主负责自己单位内部的维护,包括修复单位之间共用结构中的渗水问题。建屋局通过“友好协助计划”共同承担50%的维修费,剩余50%由楼上和楼下单位的屋主平均分摊。如有屋主在承担他们部分的维修费时,需要财务援助,建屋局会转介他们到相关的基层组织和社区发展理事会寻求帮助。
较为严重的楼层间天花板渗漏,建屋局将加快修复工作,但这取决于楼上单位屋主的配合,并在需要时也可能在楼下单位进行临时修复。
至于外墙渗漏案例,这属于市镇会负责的范围,建屋局将继续支持市镇会处理复杂案例,一起检查并提供技术建议,助市镇会确定外墙渗漏的根本原因并加快进行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