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访客踏入新加坡科学中心的“量子学校”展区时,投射在地面的影像会瞬间从波浪变为圆点,一个简单的互动实验,就把深奥的光波粒二象性,形象化地呈现出来。
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王瑞杰星期二(9月30日)以主宾身份,为新加坡科学中心内的新展览空间“量子学校”(Quanta School)主持开幕。
面积约70平方米的展览,以活力课堂为主题,旨在揭开量子(Quantum)概念的神秘面纱。
量子是物理概念,指的是物质或能量的最小单位。
互动展示将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如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量子叠加(Quantum superposition)、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概念形象化。整个展览结合多项互动项目、展品和解说牌,并介绍本地正在开展的量子计算等研究。
联合国将2025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这场展览获得国立研究基金会、国家量子署、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量子科技研究中心(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等机构支持,也是本地量子研究社群庆祝“量子科学与技术年”的重点活动之一。
王瑞杰致辞时说,量子科学看似抽象,但它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量子技术有望在计算、通信和传感领域,带来革新,而新加坡有必要站在研究前沿。
他说,本地量子生态系统正快速发展,除了有300多名研究人员,还有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和行业合作伙伴,各方努力推动量子技术发展,将科学突破转化为实际应用。
量子的用途非常广泛,镭射和半导体等不少现代科技都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我国去年5月宣布首个为期五年的全国量子策略,探讨量子电脑在金融、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运用,有望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持有新加坡科学中心门票者,可参观量子学校展区。新加坡科学中心每个星期一休馆(假日除外)。本地居民在非学校假期、非公共假期的星期二至星期五,可免费参观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