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杨健明警告,人工智能初创投资正形成“炒作泡沫”,并提醒全球债市也可能面临风险。
彭博社报道,杨健明星期五(10月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上说:“如果科技发展无法赶上市场定价所反映的高期望,就会形成泡沫。”
他说:“未来三到五年会出现高速的价值创造,但那些未能及时转型的企业,也将面临价值被侵蚀甚至消失的风险。”
他同时指出,疫情期间各国政府大幅增加借贷,如今面临财政风险。“问题在于,世界能否靠增长消化掉庞大的债务存量。”杨健明说,若政府不愿削减开支或增税,未来投资者可能会通过推高收益率迫使问题浮现,从而冲击全球市场并动摇货币信心。
杨健明说,GIC正在提高私人信贷投资的门槛,因为市场资金流入过多引发担忧。在中国市场,尽管经济转型需要多年时间,GIC仍维持投资,并看好一些估值较低、增长可持续的领域。他举例指出,GIC在紫金黄金国际于香港的首次公开售股中扮演了基石投资者角色。
同场的TPG公司总裁西西茨基(Todd Sisitsky)也表达对人工智能投资的担忧,称部分早期企业估值高达“每名员工约10亿美元(12亿9000万新元)”,“令人咋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