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中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47个小时,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41个小时,约半数反映行政和批改工作太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星期二(10月7日)公布2024年教与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简称TALIS),与上一轮的2018年调查相同,本地教师花在课堂教学的时间低于经合组织平均,反之,他们利用更多时间在备课和与团队策划、学生辅导、课程辅助活动等工作。教育部指出,这些工作同等重要,以确保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
本地教师每周平均花18个小时在课堂教学,经合组织平均为23个小时。他们每周花六个小时批改学生作业,这比2018年反映的七个小时少。每周花在行政工作的时间则不变,同样为四个小时。
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53%觉得,得应付太多行政工作;49%觉得批改作业的工作太多;45%认为须为学生表现负责,这是教师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
此外,27%本地教师反映工作压力很大,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19%,也比2018年反映的结果多四个百分点。
调查也询问教师对教学专业的看法,71%本地教师觉得社会尊敬教师,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22%。75%视教书为首选职业,这也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69%。表示对工作满意的本地教师占87%,比经合组织平均的89%略低。
29%本地教师有意离职 比率与2018年持平
29%本地教师表示有意在未来五年离职,略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27%。这比2018年调查中表示有意离职的本地教师比率低一个百分点。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考虑到个人和家庭责任、想继续进修,或者有意在教育界从事非教学工作如调到教育部总部。
教育部说,当局不断检讨如何减轻教师工作量,包括试行让家长通过家长联通(Parents Gateway)提交孩子的病假单。教育部也制定了更明确的指导原则,为家长与教师下班后的沟通设限,同时利用新加坡学生学习平台 (简称SLS) 的自动批改功能和人工智能评估工具,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育部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措施,照顾教师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