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爆炸与舆论极化的时代,外部冲突可迅速跨越国界渗入社会内部,种族、宗教与阶层等潜在裂痕也可能成为外部势力操弄的切入点。
对新加坡而言,这种“非传统战争”带来新的威胁,让建国60年的成果可能在短时间内轻易被削弱,甚至瓦解。
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星期四(10月9日)在亚洲前瞻峰会(Asia Future Summit 2025)上,与《海峡时报》总编辑何仲伟对话时,谈到外国势力对新加坡社会的潜在影响,以及我国政府的应对法则。
尚穆根指出,外国议题影响国内政治并非新现象,但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里,这种影响变得更加迅速、更具针对性,而且交织大量的假信息。
“我们如今几乎可以即时得知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有大量的形形色色观点涌现,每一种都只针对一个特定的小群体,其中还夹杂着相当多的假信息。”
外部势力干预他国内政的现象不是新鲜事,但尚穆根指出,科技大幅提升这种手段的速度。而且,此前,外国政府会试图影响另外一个国家的观点;如今是直接瞄准一国民众。
他说:“他们能辨识一个社会内部的裂痕。种族是一种,宗教是另一种。”
尚穆根强调,这类“信息战”未必以新加坡为目标,但它的效果也会在本地社会中显现。新加坡的不同族群或信仰群体在面对国际事件时,往往会根据自身背景或情感做出不同反应。
“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族群之间没有漫长的共同历史或深厚的联系。我们60年国家建设的成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轻易因本区域或世界其他地方的冲突而瓦解。”
尚穆根说,新加坡从一些国家在外部势力影响下出现政治动荡与社会分裂的事件中,汲取了清晰的教训,即不能等到危机爆发才行动,必须提前建立防线。
他归纳出四项关键应对措施:首先是不允许非法集会,民众只能在指定的合法地区示威;第二、须要良好的情报收集并且早期干预,在有意惹事者行动前加以制止;第三、如果非政府组织接受外来资金,用《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对付他们;第四、如果外国大使企图干预我国内政,把他们轰出去。
在公共秩序方面,《公共秩序法》禁止非法集会或游行;在族群与宗教言论方面,新加坡通过《刑事法典》、《维持宗教和谐法令》与《维持种族和谐法》来守住社会稳定。
在虚假信息治理方面,尚穆根解释说,《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与网络操纵法》(POFMA)的目的不是限制言论自由,“而是让大众免于假言论,让我们能有真实的言论。” 在防范外国干预方面,《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FICA)建立法律框架与社会共识,使政府能够防止外部势力通过资金或舆论渗透。
尚穆根说:“这种治理理念已获得社会认同,使政府得以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并赋予执法机构足够的权力。结果是没有骚乱、没有种族主义袭击,也没有无法无天现象。”
由《海峡时报》《商业时报》和《联合早报》联合主办的亚洲前瞻峰会,于星期三至星期四(8日至9日)在新加坡美年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本届峰会以“在分裂的世界中前行”为主题,聚焦中美关系及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以及亚细安如何在保护主义压力下建立具韧性的贸易与供应链体系等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