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方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将联手展开一项为期五年的大型计划,多管齐下助年长者健康原地养老。院方计划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及早识别有急性疾病史,及身体与认知能力较弱的高危群体,预先提供个人化支援,以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可避免的医院就诊次数。
大型计划“裕廊乐龄坚韧计划”(The Jurong Ageing Resilience Project)采用健康蹦床(health trampoline)概念,旨在通过包括精准医疗、智能分析、与社区伙伴如活跃乐龄中心合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年长者康复并在社区中保持健康生活。
黄廷方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总裁陈学扬副教授,星期四(10月16日)在黄廷方综合医院筹款晚宴上,公布这项计划。他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许多年长者跌倒或生病后,身体状况会变得很差,有必要改变现有以治疗为主的护理模式。
他指医院目前正进行试点项目,对衰弱风险较高、经常跌倒等的人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提供结合社区力量的全方位护理。
“通过锁定高风险群,我们更有可能提供个性化护理,从而避免不良后果。例如,如果有人患肌肉减少症,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综合计划,包括运动、营养、护理服务,打造一个保护膜,让他有机会减缓老化过程,进而减少不良结果和再次入院的次数。”
院方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健康寿命、身体衰弱、认知衰弱、代谢性慢性疾病、居家监测及临终关怀。
我国明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衰弱症发病率预料会随之上升,这也意味着可能有更高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恶化。
裕廊保健基金筹获140万元
配合黄廷方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开幕10周年而举办的筹款晚宴,也为长达八个月的筹款画下圆满句点。院方和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活动,成功为裕廊保健基金筹获140万元。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四晚上以主宾身份,出席筹款晚宴。
2011年成立的裕廊保健基金,为面向贫困患者、社区护理、教育和研究相关的计划提供支持。基金迄今已支持超过50个项目,发放数额超过7000万元,惠及西部地区逾8万名居民。
其中一名受惠的年长者,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蔡清泉(73岁)。他今年7月辞职前在一所大学当园丁,去年8月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病情恶化、呼吸困难,他今年数次入院,其间有社工探访并协助他申请补助。
目前他分别获得乐龄助行基金和裕廊保健基金协助,为他购入固定和便携式的氧气机。
“我24小时都要用氧气机,不戴会很喘,小台可随身携带的氧气机可放在个人代步工具(PMD)上,到住家附近的咖啡店喝茶和找朋友聊天,不然每天在家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