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儿童保护机制的领导部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代表所有相关机构,对四岁女童江雨惠(洋名梅根)遭虐死和焚尸一案的悲剧结果致歉,承认有关机构处理案件时应该做得更好。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承诺从案件汲取教训,加强内部系统及跨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竭尽所能避免类似案件重演。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5月委任的检讨小组星期四(10月23日)公布重新审视梅根案件的结果。报告显示,女童就读的学前教育中心向幼儿培育署提呈的报告不够全面和及时,但接到案件通报的相关机构,也低估了案件的严重性或未进一步追问详情;其中,儿童保护服务处以及警方人员未遵照既定程序,导致案件没有获得适当跟进和追查。
除了相关机构人员的疏漏、判断不足以及沟通不良,使到原本应在案件发挥作用的把关机制失效之外,报告也显示,人们普遍以为只有家属才能报警寻找失踪孩童的错误印象,也导致当局未能及时介入,错失寻获梅根的机会。
所有处理梅根案件的机构,即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新加坡警察部队、彼岸社会服务(Beyond Social Services),以及飞跃社区服务星期四发布联合声明说,全面接受检讨报告的结果和建议。
处理梅根案的警方调查人员与他的上司已受纪律处分。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正对儿童保护服务处有关人员展开纪律调查。
马善高:应做得更好 会尽所能避免悲剧重演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星期二(21日)在媒体说明会上致辞时说,梅根的过世令所有人深感难过,包括他在内。
“无论是这项检讨、我们的悲痛或遗憾,都无法挽回她的生命。作为全国儿童保护机制的领导部门,我们为案件的结果道歉,也承认处理此案时应该做得更好。”
马善高说,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失去任何一个孩子,都令人深切遗憾。“虽然无法除去每一道风险,我们有坚定的决心,会尽一切所能避免这类悲剧重演。我们会确保儿童保护机制每个环节,每个机构的专业人士尽全力并做得更好,以保护弱势孩童。”
女童梅根遭生母符丽萍(29岁)和她的同居男友黄诗祥(38岁)残忍虐待与羞辱,最终因腹部遭黄诗祥重击身亡。两人随后焚尸并将骨灰撒入大海。今年4月,黄诗祥被判入狱30年和打鞭17下,符丽萍则被判坐牢19年。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4月8日发表文告,指出从过去10年虐童案中汲取的经验,过后,社服领域人士反馈,文告似乎暗示有些涉及单位本来可更好地处理事故,避免梅根身亡。4月11日,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发第二份文告宣布,进一步检讨所有相关单位处理案件的举措,包括审核4月8日之后获得的额外信息。
检讨小组提七建议加强儿童保护机制 政府将公布落实细节
检讨小组就加强我国儿童保护机制提出的七项建议包括所有虐童案应主要由儿童保护个案管理机构处理,并给予这些机构足够资源、当局应消除人们对失踪儿童只能由家人报案的错误观念,以及为儿童保护工作人员提供更完善的支持。
马善高指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接受所有建议,并将在咨询相关领域后,仔细研究如何尽快落实。细节将在来临几周到几个月公布。
彼岸社会服务主席叶艾明在星期二的说明会上发言时,对机构提呈的事件报告不够详尽和及时道歉。他强调机构已落实一系列改进措施。
“梅根是彼岸(社会服务)的孩子,我们的机构当时及目前所有职员从案件汲取沉重的教训……我们在事发时可以做得更好,这个认知将是我们永远背负的担子。”
检讨小组主席、亚细安维护妇幼权利委员会新加坡代表潘健龙教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强调,小组的任务是对梅根案进行独立且客观的检讨。
“检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关机构采取了一些适当行动。然而,各机构在其他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在某些情况下,各机构之间缺乏清晰的理解与沟通。”
潘健龙肯定这些机构为配合小组的工作,所展现的坦诚、透明及合作态度,并对它们过去五年已加强各项程序表示欣慰。
李智陞:儿童保护工作者须在施暴者下手前做好预防工作
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的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四代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其他有关机构,为梅根的过世表示悲痛,并就这起案件的不幸结果道歉。
李智陞指出,保护工作本来就充满挑战性,尤其当是施暴者是受害人的家人,儿童保护工作者须在施暴者造成任何伤害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但这类案件往往发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也就是说,我们的儿童保护工作者须紧密协调,以及发挥判断力。我们感谢他们肩负起这个重要的责任,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我希望公众继续支持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