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中国的司法与仲裁机构签订联合声明,强化两国在推动国际商业争议解决机制的协作, 深化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律政部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指出,新中两国未来也可共同发展培训、人才交流、研究等项目,培养新一代律师,以及在知识产权、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促进经验分享,加强能力来支持企业。
唐振辉星期五(10月24日)为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致开幕辞时说, 今年的论坛别具意义, 逢新中建交35周年、中国总理李强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新加坡。
他说,我国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合作体现了新中关系的特点,一个长期建立在信任的协作关系。他有幸几次与中国国际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面交流,今年7月两人探讨如何强化两国在商业法的合作。
我国上周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签署谅解备忘录,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我国设办事处,加强国际仲裁生态环境。
唐振辉说,我国律政部、中国国际贸促会和新中仲裁机构等这次签订“推广国际商业争议解决联合声明”, 将进一步推进合作,深化专业交流。
新加坡可支持中国外展项目
新中两国的定期交流不仅深化机构合作,也推动两国经济发展。自2013年,新加坡是中国最大外国投资者;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蓬勃的商业发展须有完善的司法环境。
他说,中国对培养法律专才的重视具战略意义,也为新中两国合作提供机遇。作为中立、备受信赖、有高连接度的司法枢纽,新加坡可支持中国的外展项目。
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司法领域更加国际化,跨境专才与伙伴的需求将增加。
唐振辉透露,与中国国际贸促会已取得大致共识,在探讨制定备忘录,希望可在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