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再是自由贸易倡导者,并且将贸易“充分武器化”作为施展国力的工具。对此,国务资政李显龙提出全球贸易体系的三项对策:不放弃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区域合作,以及连接全球不同区域的贸易网。

李资政于伦敦时间星期一(10月27日)下午(新加坡时间10月28日凌晨),在伦敦智库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一场对话会上强调,由美国主导的多边全球秩序大规模瓦解,各国正焦虑地试图避免风暴,这三种做法有助于避免全球走向最灾难性的贸易方向。

他说:“不要放弃世贸组织(WTO)。这只老狗还有余威。虽然它有许多缺点,效率低,因共识须全员一致而陷入决策困难,但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仍有作为的空间,而且须要这个框架,因为它代表着应继续合作,不要放弃的理念。”

他建议采用“诸边主义”(plurilateralism)的方式推动具体项目,以实现务实合作。具体例子包括由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牵头的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倡议(Joint Statement Initiative on E-Commerce),以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未来投资与贸易合作伙伴关系”(Future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Partnership, 简称FIT P)。

FIT P由新加坡、新西兰、阿联酋和瑞士等约14个小国发起,旨在就投资、贸易和争端解决达成广泛规则,以便在WTO机制失灵时,帮助各国避免“所有国家对抗所有国家”的局面。

延伸阅读

稳定外部环境已不存在 李资政:国人须为长期经济变数做准备
稳定外部环境已不存在 李资政:国人须为长期经济变数做准备
颜金勇:基于规则全球经济秩序须改革
颜金勇:基于规则全球经济秩序须改革

李资政引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从最初的四国(P4,即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发展壮大的例子,说明“小事可以做大”,并能作出重大贡献。

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并消除贸易壁垒

第二,他认为要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并消除贸易壁垒。欧盟和亚细安等区域组织内部应努力增强合作,并减少自身设置的贸易和一体化障碍。李资政说,区域内贸易和整合障碍的消除,受到的战略和安全担忧较少,因此值得推行。

李资政也提醒,如今世界不同区域出现各种集团,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世界最终可能被分割成区域集团和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将导致摩擦增加和繁荣减少。因此,必须努力将不同的贸易集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集体覆盖全球的网络”。

他提到,欧盟正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进行交流,并重燃了与亚细安对话的兴趣。此外,若欧盟能与涵盖十几个国家的CPTPP进行交流并取得成果,这有助于避免贸易方面的最坏结果。

李资政强调,目前的全球紧张局势已“沸腾”,多边秩序的瓦解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出现战略紧张和竞争。

在贸易方面,现在的讨论已从过去的“互惠共荣”转向关注安全、韧性和针锋相对的“输赢”做法。李资政说,各国应尽量保留现有的全球贸易框架,以免陷入彼此都贫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