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伙伴和居民义工的共同努力下,农耕义工团体“聚友爱”将重新启程,打造一个拥有农场绿地、木工工坊、露天剧场和多功能室等多元设施的第三空间,让公众能够体验慢节奏生活、了解绿色环保理念,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义顺真查鲁组屋区发展让路,在今年初关门的“聚友爱”甘榜教育园区(Ground-Up Initiative Kampung Kampus),如今在一街之隔的真查鲁弄(Chencharu Close)11号基本完成重建,新址将在下星期六(11月8日)正式启用。

聚友爱新的甘榜教育园区,毗邻卡迪内政团队战备人员协会俱乐部(HomeTeamNS Khatib),依旧与活龟鳖博物馆为邻。未来隔壁也将兴建住宅区,以及结合巴士转换站和小贩中心的综合社区中心。

聚友爱主席蔡秉育受访时介绍,新的甘榜教育园区占地约1.2公顷,不及旧址一半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有可供休闲的绿地水区、露天剧场,用来种植果蔬的农场苗圃、堆放厨余和农耕垃圾的堆肥区,也有制作木质玩具和家具的工坊,以及大量利用环保回收材料修建的办公区和多功能室,能为未来举办各类活动提供灵活的场地。

蔡秉育说,聚友爱希望将园区打造为一个活的实验室,让学生和公众能近距离了解和体验如何将废物回收再利用,并把这些思维和习惯带入日常生活中。

延伸阅读

公众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有利于培养“我们优先”理念
公众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有利于培养“我们优先”理念
新址已确定经费仍不足 “聚友爱”和活龟鳖馆为搬迁筹款
新址已确定经费仍不足  “聚友爱”和活龟鳖馆为搬迁筹款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六(1日)走访新址时,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完成最后的屋顶封顶和铺设道路,数十名义工则在说笑间忙着铺设草坪、种花栽树和堆肥等,为下周的启用仪式作准备。

距离新的聚友爱甘榜教育园开幕还有一周,数十名义工正忙着铺设草坪、种下树木。(李冠卫摄)
距离新的聚友爱甘榜教育园开幕还有一周,数十名义工正忙着铺设草坪、种下树木。(李冠卫摄)

这个被无数义工亲切称为“第二个家”的园区,处处充满巧思:供人休息的桌椅,可能由聚友爱员工和义工一起用废旧木材打造;脚下墙上的装饰砖瓦,也可能是义工将回收的玻璃瓶碾碎后,混入水泥压制而成的。

蔡秉育坦言,因为资金有限,新址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建完。“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来,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时间一样,打造一个新的家园,同样需要时间、需要很多人一起出力。”

新园区的建设资金,来自Imaginal Seeds捐赠的100万元,以及社区筹款的近50万元。此外,聚友爱也获得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的新加坡生态基金(SG Eco Fund)支持。

蔡秉育也特别感谢承建商Leads Engineering以及各个分包商,在聚友爱资金紧张、负债超百万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支持他们,继续推进施工。“是他们对聚友爱使命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得以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延续这个梦想。”

“聚友爱”创办人郑来福在2018年因心脏病突然逝世后,加上负债,不少人以为这个组织会就此倒闭,但义工的坚守让它活了下来。去年定下新址后,也出现资金不足问题,让搬迁一度充满不确定。

新址目前的租约将在2033年到期,蔡秉育坦言,如果再需要搬迁,自己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有信心,这个由心而发、用心经营的社群,一定可以薪火相传,由更年轻的接班人将它延续下去。

尽管新址下周就正式启用,但还有一些工程没有收尾,暂时还无法对公众完全开放。不过,聚友爱将在11月15日和16日举办农夫市集,每周六也会开展公众可以参与的义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