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将在这个月底,推出首个虫害防治规范的新加坡标准,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面向虫害防治专业人员的国家级框架,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以促进采用更安全、更可持续且更有效的虫害防治做法,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星期二(11月4日)在第九届新加坡国际骨痛热症工作坊上,宣布即将推出《新加坡标准 SS 721:2025——虫害防治服务绩效规范》(Singapore Standard (SS721:2025)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Pest Management Services)。

新标准由国家环境局和新加坡害虫管理协会领导的工作小组携手制定,汇聚采购方、教育机构、虫害防治公司、培训机构等多方参与;起草工作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新加坡标准理事会共同完成。

新标准针对鼠类、蟑螂、蚊子、跳蚤、苍蝇、白蚁等多种虫害,倡导综合虫害管理原则,以预防为主,通过各方协作,在减少影响环境的同时实现有效防治。

这个新的国家级框架,也致力于推动虫害防治行业,从单纯的化学施药转型为基于风险评估的综合防治方案,鼓励企业将重心转向虫害的上游防控,提升防治服务质量。

延伸阅读

当局将在骨痛热症活跃区释放“绝育”雄蚊
当局将在骨痛热症活跃区释放“绝育”雄蚊

普杰立指出,“伊蚊绝育计划”(Project Wolbachia)是综合害虫管理原则的例子之一,通过释放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将埃及伊蚊数量减少多达90%,居民感染骨痛热症的风险也降低超过70%。

到了明年,这项计划将进一步扩大,涵盖全国家庭总数的一半。环境局将在不久后公布更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