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演唱会门票诈骗案,政府将推出防范措施,并在准备就绪后公布详情。
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星期二(11月4日)在国会二读《刑事法(杂项修正)法案》时说,内政部正与贸工部,以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和新加坡旅游局合作,探讨多项应对方案,包括设立得到授权的门票转售平台,及推动消费者教育活动。
过去一年,内政部与警方已同转售平台如Carousell和脸书市场(Facebook Marketplace)合作,禁止用户刊登热门演唱会门票的转售信息。
提出相关询问的拉丁马士区议员、新加坡消费者协会会长杨益财指出,门票诈骗规模虽小,但增长迅速,威胁新加坡成为现场娱乐枢纽的目标。2023年至2024年,约1500人因网购门票被骗,损失约110万元。
他说,门票诈骗已成为消协愈加关注的问题。消费者反映,这类诈骗尤其令人担忧,因为许多观众为了获得顶级艺人演出的门票,不惜一切代价;抢票机器人(bots)的存在,让许多人根本无法通过正规售票渠道购得门票,迫使他们转向其他途径,只为观看喜爱的艺人,即使明知可能买到假票。
杨益财举例,每当大型演唱会举行,如泰勒丝、酷玩乐团或刘德华的演出,媒体几乎都会报道相关诈骗案件。2024年3月的泰勒丝“Eras Tour”演唱会,就有不少本地及海外观众受骗。
他指出,由他共同主持的消费者保护检讨小组正研究设立授权售票平台,让消费者确认转售门票的真伪,并建议逐步淘汰纸质票,改用带动态二维码的电子门票。
他强调,尽管业界和消协正积极应对,但若无政府支持,难以根除问题。日本和台湾等地已制定防范门票诈骗法律,他希望政府也能考虑类似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