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新加坡食品局津贴的垂直农场Growy,经营不到一年便陷入财务危机,已进入清盘程序。当局正与农场接洽,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支援,协助安置新工作岗位。
根据新加坡政府宪报星期二(11月4日)发布的通知,垂直农场Growy已进入临时清盘程序,公司新加坡董事卓加林甘(Ramasamy Chockalingam)说,公司因负债问题无法继续营业,公司和债权人的会议定于本月26日召开。
这家荷兰室内垂直农业公司成立于2019年,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网站资料显示,自2022财政年就出现亏损,亏损额从2023财年的217万元,增至2024财年的550万元。
食品局星期三(5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Growy Singapore在2020年曾获食品局“30x30快捷”津贴,帮助农场在冠病疫情时加快生产进度,项目在2024年完成后,便不再有任何后续拨款。
目前,食品局与经济发展局正与Growy保持联系。经发局、劳动力发展局,以及职总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也跟农场密切合作帮助受影响的员工。
去年11月农场在正式开幕仪式上曾透露,聘有约20名员工。农场坐落在樟宜物流中心,占地约8000平方米,采用多项先进自动化和创新技术,生产微型蔬菜、嫩叶和香草等农作物,供应给约50家餐馆和酒店。
本地几家高科技农场和渔场接连歇业或缩小规模,例如,种植蔬菜的室内农场I.F.F.I在去年停业,关闭了在大士占地约3万8000平方公尺的农场。蔬菜工厂VertiVegies原本计划兴建本地最大的室内农场,因合资遇到问题而告吹。水产养殖公司Barramundi Group,因金目鲈养殖场暴发金目鲈落鳞症,决定把业务转移到文莱的养殖场。
Growy也是新加坡鲜农总会和克兰芝田园协会会员。
克兰芝田园协会主席王典宝受询时说,农场关掉很可惜,也出乎预料,因为农场种植的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可惜荷兰总部的资金周转不灵。他也指出,其实农业成本高,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要想清楚。
食品局重申,本土生产仍十分重要,不仅能保障食品供应,也能在海外供应受阻时提供可靠、可持续的来源。食品局会继续通过多项措施,支持本土新兴农业的发展,例如提供种植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帮助农场获得资金支持。
发言人指出,与其他国家的农食产业一样,本地农场也面对各种挑战,例如能源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尽管如此,本地农业前景仍有潜力,农场生产力多年来持续提升,从2019年到2024年,蔬菜、海鲜和鸡蛋的产量分别提升了约10%、17%和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