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指“舆论大于法庭裁决”,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驳斥他的说法,强调不应诋毁法庭判词,或意指公众舆论可以凌驾于法庭判决之上。我国不容许不负责任的政治。
唐振辉星期六(11月8日)为人民协会“我们的社区展览”主持推介后,在场边回应毕丹星在CNA节目The Assembly的言论。日前播出的节目是在毕丹星涉作伪证完成审理的数月前录制的。
针对毕丹星在节目中提及“公众舆论置于法庭裁决之上”,唐振辉说:“这是荒谬的言论,显然是错误且完全不可接受的。”
他指,毕丹星接受一场全面而公开的审判,被法庭定罪。法官也给了详细的理由,阐明定罪的依据,判词接近150页。毕丹星已选择上诉,这是他的权利,就应走法律程序。
唐振辉强调,任何人都不应驳回或诋毁法庭判决,或暗示公众舆论可以凌驾法庭判决之上。
“这是非常危险的观念。我国有法律,在新加坡,法治是制度的基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暴民统治。”
他也说,毕丹星还意指,因他是一名政治人物,这是政治攻击的一部分。
“这种不负责任的政治在新加坡不能有立足之地。新加坡建立在诚信和廉洁的基础上,但毕丹星的言论似漠视我国法庭的合法性,意指只要他当选,做什么都没关系。”
唐振辉也说,毕丹星的言论也影响公众对我国制度、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信任。
“在新加坡,法庭裁决案件不是基于政治,而是基于事实和法律,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不论是反对党领袖,或任何部长。任何人犯了罪,都应该面对法律。 政治人物没有另外的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