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指出,宇宙中的“暗能量”概念可能并不存在,这一观点或推动人们重新审视宇宙膨胀现象。

新华社报道,长期以来,天体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宇宙在各个方向上均匀膨胀。为了解释宇宙为何呈现出加速膨胀的迹象,科学家提出了“暗能量”(Dark Energy)假说,认为某种尚未被认知的能量正在驱动这一现象。然而,这一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存在争议。

近日,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超新星光变曲线发现,宇宙膨胀并非均匀进行。这一结论支持了一种不需要“暗能量”解释的模型——“时间景观”模型。

“时间景观”模型认为,光的拉伸现象并非宇宙加速膨胀的结果,而是时间和距离校准方式的体现。根据这一模型,引力越强,时间流逝越慢。例如,在银河系中,时钟可能比在空旷的宇宙空洞中走得更慢。这意味着,在宇宙空洞中,时间流逝更快,空间膨胀幅度也更大,从而产生宇宙加速膨胀的视觉效应。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发现表明,无需“暗能量”即可解释宇宙看似加速膨胀的现象。

延伸阅读

科学家观测到“负时间” 但时间旅行还是不可能
科学家观测到“负时间” 但时间旅行还是不可能
时间的奥秘:从生理时钟到宇宙演化
时间的奥秘:从生理时钟到宇宙演化

这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快报》上的研究或帮助解答宇宙膨胀的一些核心问题。然而,“时间景观”模型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研究人员指出,未来欧洲航天局的欧几里得卫星及美国航天局即将发射的罗曼空间望远镜,将对这一模型进行更精确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