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济州航空客机失事已过一周,当局于星期天(1月5日)通报,遇难者遗体和遗物的搜寻工作已结束。由于幸存的两名机组人员均位于客机后方,这是否意味着坐在飞机后方更安全?这一事实对飞机安全意味着什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015年,《时代》杂志分析了1985至2000年间美国所有既有死亡又有幸存者的空难记录,发现飞机后部三分之一的座位死亡率为32%,前部为38%,中部为39%。其中,后部三分之一的中间座位死亡率为28%,而最“危险”的是中部三分之一的过道座位,死亡率达44%。

然而,航空安全专家指出,这些数据和结论并不准确。

飞行安全基金会主席沙希迪(Hassan Shahidi)说:“没有任何数据表明座位位置与生还率之间有相关性……每一起事故都是不同的。”

新南威尔士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吴承龙(Cheng-Lung Wu)指出:“如果是致命的空难,那么坐在哪里几乎没有区别。”

延伸阅读

济州航空空难调查新进展:核心证据右侧发动机被发现
济州航空空难调查新进展:核心证据右侧发动机被发现
济州航空空难语音数据完成转换 扣押搜查展开
济州航空空难语音数据完成转换 扣押搜查展开

伦敦格林威治大学消防安全工程教授加利亚(Ed Galea)直言:“没有所谓的最安全座位……这取决于事故的性质。有时候,前部座位更安全,有时后部更好。”

几名航空专家强调,与其关注哪个座位能否更能抵御撞击,更重要的是选择靠近出口、便于快速撤离的座位。

专家:多数空难是“可生还的”

加利亚指出,自1988年起,飞机及座椅必须能够承受16倍重力的冲击力,并具备减缓火势蔓延的设计;根据这一标准,大多数事故中的生还几率至少为90%。

他认为,济州航空事故属于“可生还类型”——如果未撞上跑道尽头的水泥障碍,大多数乘客甚至所有人都能幸存。

作为疏散专家,加利亚曾为英国民航局(CAA)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事故后乘客的疏散行为。他指出,坐在距离紧急出口五排以内的乘客生还机会最大,无论座位位置如何。此外,坐过道座位的乘客相比中间或窗户座位的乘客更易撤离,因为过道座位乘客能更轻松地绕过其他人。

准备好的人存活率更高

加利亚提醒,即便是经常旅行的乘客,也应认真听取飞行前的安全简报,掌握安全带的正确操作方法。

加利亚说:“大脑进入应急模式时,解开安全带可能变得非常困难,大多数人习惯在汽车中使用安全带,按下按钮就解开,而飞机上的安全带则是拉动搭扣。很多幸存者说,最初解开安全带时感到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飞行前简报至关重要。”

乘客还须仔细查看座位口袋中的紧急疏散卡,特别是坐在紧急出口旁的乘客,须了解出口的操作方法。“机翼出口可能很重,并且可能掉下来砸到你。”

如果是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旅行,最好坐在一起,因为在紧急情况下,分开或使乘客的逃生行动变得更慢。

须90秒内迅速撤离 丢下所有物品

托马斯则指出,空难发生后,火灾和烟雾蔓延是最大危险,及时撤离是生还的关键。但越来越多乘客拒绝放下行李,严重拖慢了疏散速度,甚至导致部分乘客未能成功逃生。

他强调,飞机认证标准要求每位乘客在半数出口关闭的情况下,在90秒内撤离客机,但当前撤离时间已延长至五六分钟,这是个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