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网络年货骗局猖狂出没,马来西亚警方提醒民众提高警惕。

《中国报》报道,华人忙着购买年货应节,狡猾的不法分子也趁机出动,精心设计各类网络陷阱,以“超优惠”的价格兜售年货,诱使民众下单付款。结果年货没到手,反而“破财”在先,让人损失惨重。

据《中国报》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社交媒体上疑似诈骗集团设立的大量假账户和专页肆意横行。所谓“热卖”的年货琳琅满目,包括春节必备的肉干、礼篮、年饼、新衣等,更瞄准除夕前家家户户忙着清洁的大扫除需求,推出上门清洁服务,骗术精心包装,真假难辨!

这些老千不仅伪装成网络年货商家,还可能伺机侵入你的手机,展开无孔不入的诈骗行动,包括侵入电子钱包,瞬间掏空账户余额;窃取银行资料,将存款一洗而空;冒充亲友借钱,利用目标通讯录行骗,形形色色的手法,让人措手不及!

骗局无处不在,年关更是高峰期,在抢购年货的同时,千万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低价诱惑,务必选择可信赖的渠道,以免落入陷阱,让骗子有机可乘。

延伸阅读

男子花265元网购厕所门 竟收到钥匙扣
男子花265元网购厕所门 竟收到钥匙扣
9角9分社媒买名牌鞋 阿叔被诈逾3000元
9角9分社媒买名牌鞋 阿叔被诈逾3000元

警方:网购应透过合法的电商平台进行

吉隆坡武吉阿曼警察总部商业罪案调查局总监南利受询时指出,虽说精明的消费人应该在购物前,货比三家,选择价钱廉宜的商品,但也需要合情合理,若是商品太便宜,民众应打起十二分精神,核查看是否是骗局。

“老千擅长摸透民众心理,利用人性中的贪小便宜,以不合理、低于市价很多的价格‘出售’商品,就是要吸引民众的眼球,诱骗他们下单。”

南利劝请民众,无论何时进行网购,民众应透过合法的电商平台进行交易,因为一旦发生任何争议或事故时,至少有机制负责任,让消费人有通道申请索赔,降低大家的受骗风险。

他指出,民众在进行任何线上转账前,也可通过警方“查证钱骡系统”,检查汇款目标的银行账头和电话号码,以免成为受害者。

网购骗局 去年骗走马国人约6219万令吉

南利透露,根据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局数据,警方自去年1月至12月15日,共接获3万零724起商业罪案投报,涉及损失额高达27亿7432万零430令吉(8亿4831万新元)。

“其中的6909起投报,民众分别在12个社交媒体及电商平台上,坠入买卖交易骗局,涉及损失金额高达6219万6256令吉(近1902万新元)。”

不仅民众受骗 商贩也是老千目标之一

一名受访商家说,老千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他们需要的是下手时机,就会根据受骗人的状况调改诈骗手段。

“不管是诱骗还是恐吓,一旦受骗人‘吃饵’,他们就收线勒紧,任意求取,求索无厌!直至受骗人醒觉时,银行里的钱已被盗取光。”

他指出,在现今老千横行的时代,不仅是消费人受骗,商贩也是老千的目标之一,令人防不胜防,商家与消费人之间已不再存有信任,为了不成为诈骗受害人,只能将对方“当贼办”。

他说,一般的受骗人都是因为受社交媒体上的“便宜”价钱吸引,而坠落老千陷阱。他指出,消费人只关注广告上的价钱,却不会质疑成本价的可能性,因此让老千有机可趁。

这名不愿具名的商家指出,老千干案是不看日子,只要有“鱼儿”上钩,就会收线骗钱,等到受骗人醒觉时,老千已经成了过海神仙,难以追缉。

在网购盛行的年代,仍有不少商家设立实体店,劝请消费人上门购物,确保货真价实,并避免网购受骗,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