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2月24日)重点:
美国华尔街股市主要股指期货在星期一走高。在7时截稿时,标准与普尔500指数期货上升29.70点或0.49%,报6042.90点;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起77.00点或0.36%,报21691.10点;重量级的道琼斯指数期货也起了311.00点,报43739.00点。
美国股市上星期五(21日)暴跌,其中标准与普尔500指数跌幅达1.7%,是今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交易日。当天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美国商业活动开始放缓,消费者信心也削弱。许多采购经理也认为未来经济的未知数很多,美国企业的乐观情绪已经“蒸发”。
标准与普尔500指数上星期五下挫104.39点,闭市报6013.13点。道琼斯指数也大幅度下跌748.63点,闭市报43428.02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跌了2.06%或453.98点,以21614.08点收市。
美国股市上星期五的交易非常活跃,交易所的总成交量达到170亿6000万股,比过去20天的153亿股平均成交量多。
盘前交易重点:
据台湾《经济日报》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的报道,因为市场对英伟达下一代Blackwell人工智能晶片的需求强劲,公司已经包下了台积电在2025年的70%以上的先进晶片封装产能。英伟达的股价在今晚盘前上升0.94%,截稿时报135.70美元。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股价在今晚盘前退低3.02%,截稿时报139.41美元。公司刚刚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在人工智能和云端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520亿美元。这笔支出将超过阿里巴巴过去10年在人工智能和云端电脑方面的总投资。
市场目前盛传,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正在与数家亚洲公司,就出售它去年同意收购的数据中心制造工厂进行谈判。知情人士称,台湾仁宝电子、英业达、和硕以及纬创等公司均表示有兴趣收购这些工厂。他们称,包括债务在内,这些资产的估值可能是在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超微股价在今晚盘前上升0.75%,截稿时报111.67美元。
星期一下文我们来看看股神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新季度业绩。今晚盘前公司B股起1.43%,截稿时报485.60美元。
盘前活跃股按序:英伟达、Palantir Technologies、Super Micro Computer、Lucid Group和特斯拉。截稿时,这五只活跃股的股价起落参半。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RK-A和BRK-B)
在保险业务大力推动下,股神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月22日发布的去年第四季的营运盈利大幅增长,而且持有的现金更是激增至创纪录水平,达到惊人的3342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指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底的营运盈利(包括公司旗下的独资企业业务的收入)在2024年第四季里猛增71%至145亿2700万美元。其中保险承保额较前年同期猛增302%至34亿零900万美元。保险投资收入也大幅增加近50%,达到40亿8800万美元。集团去年的全年营运盈利也因此猛增27%,达到474亿3700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巴菲特在致股东的年度信中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24年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好,尽管我们旗下的189家营运企业中有53%的盈利下降。随着国库券收益率的提高,我们也大幅增加了这些高流动性的短期证券的持有量。这对我们的投资收入大幅增长起到了帮助作用。在GEICO的业绩带动下,我们的保险业务收入也大幅增长。”
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现金持有量,这个数目原本在第三季度末是3252亿美元的。但是在第四季结束时,它已经增加至3342亿美元。虽然巴菲特一直都正在努力寻找他的下一个大投资目标,但是他也在年度信中为持有大量现金进行了辩护。
他说:“尽管一些评论员认为我们拥有‘特别’的现金状况,但是我们大部分资金仍然投资在股票上。这种分配法是不会改变的。虽然我们去年持有的可流通股票从3540亿美元下降到2720亿美元,但我们的非上市股票的价值却有所增加,而且还远远高过可流通投资组合的价值。我们的股东可以放心,我们会永远将他们的大部分资金配置在股票上。”
针对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大幅放缓,即从前年同期的290亿9300万美元下降至51亿6700万美元,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在这一年是削减了它的股票投资。例如:它在2024年就出售了一大部分的苹果公司股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四季业绩也显示,集团总盈利是196亿9400万美元,较前年同期的375亿7400万美元少了47%。该公司全年净利则是889亿9500万美元,比2023年的962亿2300万美元下降7.5%。
但就如往年一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业绩报告中都会说:“任何特定季度的投资收益或损失金额通常是毫无意义的,而计算下来的每股净利数字会对那些不熟悉或是完全不明白会计规则的投资者产生极大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