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在星期三(2月26日)美国股市盘后公布的第四财季业绩出色,不仅营业额和盈利双双超出华尔街分析师的普遍预期,它对当前财季的业绩表现也给出强有力的预估数字,显示2025年人工智能驱动的强劲势头仍会持续。
根据英伟达截至今年1月底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集团的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单元(GPU)继续是人工智能热潮追捧的项目,因此集团的营业额在这个财季持续飙升78%,达到393亿3000万美元。它的净利则有220亿9000万美元,即稀释后每股盈利0.89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2亿9000万美元净利 ,即每股盈利0.49美元高。
市场分析公司LSEG之前搜集到的分析师平均预测是营业额380亿5000万美元,每股盈利是0.84美元。以这两个业绩上下线指标来看,英伟达的表现是不错的。只是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英伟达第四财季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至73%。对此,集团解释毛利率下降是因为较新的数据中心产品更加复杂和昂贵。
至于当前的第一财季,集团高管们预计,营业额应该在430亿美元的水平(上下浮动 2%)。这个数字也比LSEG分析师预估的417亿8000万美元多。但是,如果以这个营业额计算,英伟达的第一财季营业额会取得同比增长约65%,与去年同期的262%增长率相比有所放缓。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Colette Kress)说,公司预计它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晶片Blackwell,在第一财季的销量将“大幅增长”。换言之,第一财季的预测已经考虑了Blackwell强劲的销量。
显然,随着英伟达的规模越来越大、晶片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英伟达的增长速度将无可避免地放缓。投资者如果期望英伟达保持2024财年第四财季营业额增长两倍多的势头,应该是不太实际了。今年英伟达的焦点应该会集中在它到底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推出Blackwell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
Blackwell的销售额以及上一代Hopper AI晶片的销售额,都计入了集团数据中心部门的业绩报告。这个部门目前占总营业额的91%,高于上一财年同期的83%和2023财年同期的60%。英伟达高管们说,在第四财季里,数据中心部门的营业额是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3%。
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R1等高效模型,是否会影响到英伟达晶片需求,克雷斯说,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新方法要求人工智能生成额外的信息,以便通过响应进行“思考”,这可能需要比目前还要多100倍的英伟达晶片数量。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说:“我们今天的绝大多数的计算实际上都是推理。下一代人工智能算法甚至可能需要比现在还多数百万倍的计算能力。”
至于英伟达业务是否会受到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开发的晶片打击,黄仁勋说:“晶片被设计出来并不意味着它会被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的车子和机器人晶片业绩似乎表现不俗。在第四财季里,车子晶片相关的营业额是5亿7000万美元。虽然它仅占集团人工智能业务的一小部分,但是取得同比103%的增长。
英伟达隔夜也宣布,在2025财年集团总共回购337亿美元的自家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