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槟城州也有“消失的中文字”招牌。

随着霹雳州金宝东兴港新村大会堂换新招牌后不见中文字一事引起关注,槟城也有“中文字消失”招牌,就在发林新市镇巴刹。

马华武吉牛汝莪区会副主席崔富章揭露,发林新市镇巴刹原本有三语招牌,马来文、中文及淡米尔文,但更换新招牌后,却只有马来文字眼,中文及淡米尔文字眼“消失”。

《中国报》记者星期四(2月27日)走访巴刹,发现如今招牌是以红底白字写着“发林巴刹及小贩中心”的马来文字眼,招牌底下则有“槟岛市政厅”及“发林巴刹”马来文字眼。

巴刹内小贩受访时,大部分都不愿谈论此事,表明对更换招牌后没有中文字眼一事不知情,甚至有小贩表明没有中文字眼也没关系,一切都是政客“闹事”。

不过,也有小贩受访时说,没有中文字眼会导致一些人不知道巴刹内有小贩中心,因此会流失一些路过的顾客。

“若有中文字眼写着小贩中心,一些路过的人看到后就会进来用餐。”

此外,也有小贩认为,原本招牌是有三语,更换招牌后理应保留三语,而不是换成单一的语文。

崔富章指出,新招牌大约是在疫情前换上,当时接获一些小贩投诉,但有更多人敢怒不敢言,因此当时此事不了了之,如今随着中文招牌风波,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关注。

根据《中国报》的档案照片,在2018年11月时,发林巴刹的招牌确实是以三语写上“发林新市镇巴刹与饮食中心”字眼,之后换成单一的马来文字眼招牌。

槟岛市长拉詹德兰受访时指出,他们将会重新定制并安装另一个拥有中文字眼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