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上周推出高额关税措施后,导致新兴市场央行不得不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持本币稳定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分析指出,这可能导致一些新兴市场央行的降息幅度超越犹豫不决的美联储。
路透社报道,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经济体此前在降息方面一直采取谨慎态度,以避免因市场波动引发的经济动荡。但随着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加剧,维持市场稳定的考虑正逐渐被刺激经济的紧迫需求所取代。
分析认为,这种经济政策优先顺序的调整或使部分新兴市场央行采取更加果断的降息措施,降息幅度甚至超过尚在观望中的美联储。
景顺公司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大卫(David Chao)说:“我认为这种经济优先事项的调整可能意味着,随着央行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促进增长,当地货币将面临更多压力……这可能是亚洲央行首次在美联储之前采取宽松政策。”
长期以来,新兴市场对美国利率的急剧变化十分敏感,因为这种变化往往会导致资本外流,进一步引发政治和经济动荡。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他暗示,美联储可能不会急于进一步降息,这与市场普遍预期的今年五次小幅降息形成了鲜明反差。
尽管面临外部冲击,新兴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增加外汇储备、强化市场监管和提高财政纪律,逐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以印度为例,今年2月印度首次在五年内下调利率,同时采取流动性注入等措施缓解银行体系的资金压力,而不是单纯依靠更多降息来支撑经济。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改变了这一局面。分析预计,印度央行本周可能至少降息25个基点,而关税的持续影响则可能推动央行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
不同地区的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降息空间受到更大限制。随着印尼卢比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投资者对政府支出计划的担忧日益加重。政府可能需要在市场重新开放后大力干预以稳定货币。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高级货币分析师迈克尔·万(Michael Wan)指出:“卢比的大幅贬值可能迫使印尼央行在降息问题上保持更长时间的观望,即便总体政策倾向仍是降息。”
韩国也面临压力,虽然需要迅速采取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但其高杠杆经济状况使其不得不更加谨慎。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在上周关税宣布后说:“确实存在对经济刺激政策的讨论,也确实有必要采取行动,但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政策不会破坏过去两三年在控制家庭债务问题上取得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