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名73岁的华裔退休男子轻信网络股票投资骗局,以为能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认购大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股份,结果不仅耗尽30万令吉(9万1500新元)毕生积蓄,还被骗子倒追44万令吉(13万4200新元)“欠款”,甚至收到一封威胁入禀法庭的伪造“律师信”。

事主陈先生担心对方纠缠,甚至唆使大耳窿上门滋扰,因此星期五(8月22日)在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其助理赖俊权及甲洞社青团团长谢志威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公开受骗经过。

陈先生上月初在脸书上发现一个股票投资群组,自称可透过“内部渠道”,以折扣价购入大企业股份。群组负责人还出示与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的合照以博取信任,但本人却从未现身。

“他们自称是国际投资公司,与本地股市大亨及外资合作,不仅财力雄厚,还能让人以低价认购IPO,例如某企业的股票市值每股5.60令吉,但他们声称只需2.96令吉即可买入。”

将30万令吉积蓄投入两个“IPO项目”

于是,在贪念驱使下,陈先生不理会友人劝阻,把30万令吉积蓄全数投入两个所谓IPO项目,岂料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延伸阅读

诈骗罪案增多 Meta今年首季对10亿虚假账户采取行动
诈骗罪案增多 Meta今年首季对10亿虚假账户采取行动
骗徒发缴费电邮 本月16起案件骗走3.8万元
骗徒发缴费电邮 本月16起案件骗走3.8万元

“起初我有所怀疑,便从对方设立的投资应用程式提取1万3000令吉的盈利,发现真的能兑现后,我信心大增,以为短时间就能赚到数千甚至数万令吉的报酬。”

想减少投资遭拒绝 才惊觉不对劲

《东方日报》引述他说,直到对方劝说他认购另一家企业的IPO,并要求买入最大额度,当他想减少投资时却遭拒绝,还被催促借钱投资,这才惊觉不对劲。

“当我要求退回本金时,他们直接拒绝,我唯有报警,但很快又收到诈骗集团一封所谓的‘律师信’。”

陈先生透露,诈骗集团委托某律师楼发信,要求他偿还高达44万令吉的“购股欠款”,并扬言若不还钱,将把案件提交法庭。

林立迎在记者会上指出,经初步查证,这封律师信漏洞百出,从律师楼名字、案件编号到律师署名,全是伪造;而诈骗集团用来“撑场面”的郑国霖合照,明显经过合成,不可信。

“我相信他们所用的银行账户,多数是经钱骡开设,因此源头难以追查。事实上,这两个月来,我已接获至少四起类似案件,受害者多陷入外汇或股票骗局,有人损失高达120万令吉。”

林立迎再次提醒民众,不要轻信所谓“内部渠道”或“快速致富”的投资计划。“诈骗集团手法层出不穷,公众必须提高警惕,避免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