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交部长赵显说,韩国和美国同意启动关于核燃料后处理的讨论。
路透社报道,赵显星期四(8月28日)在电视直播采访中说,总统李在明本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峰会后,双方就此达成一致。
他说:“我们运营着26座核电站,必须不断购买和运送燃料……我们一直认为有必要对核燃料进行后处理,将乏燃料中的可燃性材料重新加工成新燃料。
“要做到这点,与美国合作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修改协定,或者在双方协定框架下采取其他方法。因此,我们决定朝这个方向启动有意义的讨论。”
乏燃料中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可燃性材料包括铀和钚等放射性核素,它们是核反应堆燃料的组成部分,可在核裂变过程中释放能量。
依照现行的《韩美原子能协定》,韩国必须经美方同意,才能生产浓度低于20%的低浓缩铀,且不能对核燃料进行后处理。修改这项协定将标志着美国的一项重大政策转变。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限制拥有这项能力的国家数量,以此作为核不扩散努力的一部分。
赵显此前说过,韩国希望进行核燃料后处理是出于工业和环境目的,而非发展核武器。他在星期四重申:“任何关于我们想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或通过修改协定拥有潜在核能力的言论,就整体核不扩散而言,美国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当被问及美国是否愿意修改协定以及同意与韩国进行何种讨论时,美国国务院没有给出具体回应。但一名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是限制浓缩铀和核燃料后处理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并寻求在所有《123协定》(123 Agreement)中实现最高的防扩散标准。”
《123协定》以美国《原子能法》第123条命名。根据原子能法,美国与他国或组织等进行重大非国防核能合作前,须签署合作协定,协定须满足九项核能不扩散(non-proliferation)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