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四(10月30日)举行会晤后,双方已就解决“重要的经贸问题”达成共识。

路透社整理中美讨论的关键议题:

关税

特朗普立即下调对芬太尼加征的关税至10%后,美国对华关税将从57%降至约47%。

此前北京方面同意恢复购买美国大豆,承诺保持稀土出口畅通,并保证中国将严厉打击芬太尼非法贸易。

此前,特朗普曾威胁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关税,以报复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但他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这一威胁不会付诸实施。

延伸阅读

【图集】中美元首釜山会晤
【图集】中美元首釜山会晤
中美元首会晤结束 历时约1小时40分钟
中美元首会晤结束  历时约1小时40分钟

特朗普说,美中之间的广泛贸易协议将执行一年,并预计每年续签。

芬太尼

特朗普说,习近平承诺对用于芬太尼生产的化学品出口采取“强硬措施”。芬太尼已导致近45万美国人死于过量用药。

这将包括在中国进行起诉,他预计习近平会对“不服从者”采取“非常强硬的措施”。

北京此前曾称已加强执法,要求美国取消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

稀土

中国商务部说,已同意推迟实施10月宣布的第二轮稀土出口管制长达“一年”。

特朗普说,他与习近平的协议已消除中国在4月收紧稀土出口管制而产生的障碍。这些措施造成汽车等一系列制造业所需的稀土磁体出现短缺。

不过,中国4月对七种稀土及稀土磁体的限制仍然存在。这些磁体对汽车制造商、防务公司及晶片制造商至关重要。

大豆采购

特朗普说,中国承诺购买美国大豆及其他农产品。中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0%以上。

由于贸易战,今年中国基本上抵制美国大豆进口,这损害美国农民利益。在峰会前,中国事隔数个月首次购买美国大豆,特朗普说,这是展现善意的举动。

数据显示,中国在2023年和2024年购买美国大豆的一半以上,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在2022年达到峰值,价值179亿2000万美元(约232亿8200万新元)。

半导体

特朗普说,双方讨论中国获取美国制造晶片的问题,包括行业领军企业英伟达(Nvidia)生产的人工智能晶片,但他说会谈不包括英伟达最先进的Blackwell晶片。

他也补充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就此与北京方面进行沟通,美国则在会谈中“扮演类似裁判的角色”,但他未进一步透露会谈具体细节。

他说,中国下来与黄仁勋的会谈将涉及大量晶片交易,“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在会晤前夕,中国当局收紧对英伟达晶片进口的部分管制,并敦促国内科技公司优先采购国产晶片。

台湾问题

特朗普说,他与习近平的会谈中从未提及台湾问题。

一些专家曾担心,特朗普可能会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

自今年年初上任以来,特朗普在对台湾的立场上摇摆不定。特朗普尚未批准任何新的对台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