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周激烈辩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达成一项折中气候协议,增加对贫困国家的资金支持。然而,这项协议始终未提及化石燃料问题,多国对此表示失望。
路透社报道,COP30东道国巴西星期六(11月22日)推动大会达成协议,希望展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团结姿态。
此前由于相关协商陷入僵局,各国加时谈判超过18个小时后,才于当地时间星期六下午1时18分(新加坡时间23日零时18分)启动闭幕仪式。
多个国家反对在缺乏更强有力温室气体管控和化石燃料应对方案的情况下结束峰会,巴西的拉丁美洲邻国哥伦比亚、巴拿马和乌拉圭多次提出异议,大会主席一度被迫暂停全体会议。
哥伦比亚代表指出,化石燃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排放源,哥方无法接受忽视科学依据的协议。“在气候否认主义下强加的共识,注定是失败的协议。”
俄罗斯代表则指责反对者“就像想要独吞糖果的孩子般任性”。
上述三个拉美国家并非COP30整体政治协议,而是与核心协议同步通过的一份技术性谈判文本。它们与欧盟都要求,协议应包含化石燃料转型条款。
不过,以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联盟则表明,任何涉及化石燃料的表述都不可接受。
各方在深刻分歧下进行彻夜紧张谈判,欧盟于星期六早上同意不阻挠最终协议通过,但声明不同意协议结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斯蒂尔(Simon Stiell)坦承,大会达成的协议令许多人感到失望,但他仍赞扬各国代表在充满否认与分裂的一年中团结一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扬大会成果,但也承认包括原住民和年轻人在内的许多人可能对这个结果感到失望。他也表明,会继续推动更高目标和更强团结。
代表39个小岛屿及低洼沿海国家利益的小岛屿国家联盟说,大会达成的温和协议尽管不完美,仍是推动进展的重要一步。“归根结底,这是多边主义的博弈过程。所有国家都有机会表达观点、倾听彼此立场,通过协作搭建桥梁,最终达成共识。”
主席多拉戈于当地时间星期六上午宣布,因缺乏共识,主席团会就化石燃料和森林保护问题,发布补充文本。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说,由于这份补充文本不纳入大会主协议,所以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
大会同时启动一项自愿性倡议,旨在加速气候行动,帮助各国履行现有减排承诺,并呼吁发达国家在2035年前,将提供给其他国家用于适应全球变暖的资金,至少增加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