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传媒“风评”
能源政策再次成为焦点,台积电、美国商会不约而同的表达对未来供电的忧心、质疑蔡政府的能源政策。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日前在股东会上,被问到缺电问题时回答:“台湾政府认为我们电是够的,我们也只能相信他”!这句“只能相信他”马上引爆,因为外界解读是一种“无奈的相信”─明明不太相信、但不相信也不能怎么样,因此最后“只能相信他”。与此同时,美国商会发布最新《2023台湾白皮书》,表达了对台湾能源政策的担心,指台湾要大幅调整能源结构,但进度仍“远远落后”。
台积电与美国商会对能源政策与供电未来的忧虑,表达方式不同、重点稍有不同,但都指向两点:一个是供电不足忧虑,一个是绿电不够问题。
半导体教父张忠谋曾当面对当时仍是总统的马英九说过:台积电是一分钟都不能缺电。因此,刘德音那句充满无奈、甚至嘲讽的“台湾政府认为我们电是够的,我们也只能相信他”,最重要的就是供电不足的忧心,特别是因半导体越是尖端制程、耗电越多,而近年台积电在南部新建的5纳米、3纳米新厂,就是所谓的“吃电怪兽”。但与此同时,蔡政府能源政策的非核家园,却是要把南台湾恒春的核三厂除役,在明年与后年各有一部机组停机除役,一正一负之间,落差与缺口出现。
虽然台电增建天然气电机组,但是否补上缺口在未知之数;北部与中部同样有有缺口问题存在,台积电要落脚竹科、中科的2纳米厂的供电充裕、稳定吗?政府都说没问题,台积电“也只能相信他”,但真能信吗?
另一个重点是绿电,外界较忽略这部份,但其实台积电是有着墨绿电。因应全球减碳趋势与业主要求(所谓RE100的绿电要求)等因素,台积电需要购买大量的绿电,“都市传说”说台积电把全台绿电都买光了。刘德音特别说明:全台90%绿电都是由台电购买,只有10%拿出来自由买卖,而台积电只有购买掉这其中的4%左右。不过,重点是台积电对绿电有需求,而台湾境内显然难以满足,“台湾的绿电相较其他地方发展的确比较慢”。
至于美国商会则直接谈台湾大幅调整能源结构,但进度仍“远远落后”,因此要求政府要加速。这种说法避开“核电不核电”问题,只说台湾决定废核后,未来能源供给,就高度取决于绿电开发与更依赖天然气。不过,对供电不足的担心则是意在言外,例如调查中就十足反应此反应─有74%的美商关切电力是否能稳定供应,认为这是台湾最令人担忧的能源问题, 67%的受访者担心绿色能源供应是否足够,白皮书更直接说“供电稳定已是必须马上处理的问题”。
蔡政府能源政策的错误与问题越来越凸显、严重,而且问题不仅是在供电足够与否而已。这个能源政策的根基是非核家园的神主牌,这个基础让蔡政府在全球所有地区(德国除外)都让核电厂延役、增建新核电机组时,要核一、二、三如期除役、核四不重启,这个决策让台湾少了原本可占2成左右的核电,减少的核电要用蔡政府花大钱建的绿电取代。
这当然是一个愚蠢又外行的决策。增建绿电是必要、也是全球趋势,但其它地区是用绿电替代火力发电(煤、气、油等),只有台湾是用绿电替代不污染、不排放的核电;偏偏台湾增建绿电有其限制与问题(如光电容量因子偏低),结果建设的速度慢、前景有限,2025年已不可能达到占比两成的目标,估计只有一成左右。但废核步伐依旧,因此2025年时,台湾的火电占比可以到九成左右。蔡政府难道不知,那些对绿电有需求的企业而言,核电也可视为绿电吗?
如此发电结构,空污与排放肯定恶化,台湾近年在国际评比的减碳成绩居末段,网上嘲讽蔡英文要民众“用肺发电”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能源政策未必供电就会不够,只要“胆子够大心够狠”,卯足劲来把火电增到最多、开到最高,供电还是会够的─现在蔡政府就是这么作,看看蔡执政以来增建与规划中的火电机组有多少就知道了。但这种作法终究不可能持续,不论是内部的社会与民众反弹、抗空污,或是外界对台湾减碳无成的压力,火电扩增终有极限,缺电是否能避免就难说了。
外界对废核能源政策的质疑,行政院长陈建仁说:“非核家园”是台湾很重要的共识,也是社会与整个世界的趋势。这是百分之百的胡扯与谎言,台湾民调在几年前就已翻转,支持用核电的比重过半且远超过坚定废核者,这就是“以核养绿”公投能过关的原因。陈建仁更该看看海外,减碳老早就取代非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许多先进地区都在增建核电、让旧核电厂延役。
陈建仁这番话,让人连要说出“我们也只能相信他”都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