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彭博社
中国央行刹住债牛并支撑人民币汇率的举措,正逢跨年资金面的考验。随着本周以来货币市场利率跳涨,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与政策利率之差达到近四年来最大。
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周一涨幅创15个月来最大,周二早盘进一步小幅上涨至2.23%附近,与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之差走阔至逾70个基点,为2021年2月以来最大。隔夜品种则攀升至1.96%,为去年8月以来的盘中新高。
据多位来自银行和券商的资金交易员称,周二早盘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后资金紧张的情况仍未缓解。交易员称,各类机构融出减少,资金供不应求,银行隔夜拆借成交价格最高来到2.4%一线,非银机构隔夜成交价格高达3.8%。
中国央行上周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在阻止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同时维稳汇率,以防止美中利差进一步扩大。然而,1月是传统缴税大月,且本周有逾1万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叠加春节前的现金需求,银行间流动性面临考验。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等在报告中的测算显示,今年平稳跨节所需的流动性或在1.5万亿元以上,若置换债本月超预期落地,缺口压力或进一步增大。他们称,考虑到“稳汇率”目标侧重增强,短期看国内政策利率降息或有所后置,而若春节前降准落地,则其他流动性投放方式或有所收敛,维持狭义资金面紧平衡。
在公开市场上,央行周一和周二净投放亦显克制,累计少于600亿元(人民币,112亿新元),此前则连续三周通过逆回购净回笼资金逾1.6万亿元。此外,周三有9950亿元的MLF到期。
纽约梅隆银行资深亚太市场策略师张伟勤则表示,目前流动性趋紧的季节性因素居多,预计中国央行或很快会进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应对节日期间的资金需求,此外不排除央行仍有降准的可能。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就任,关税威胁的逼近令人民币汇率承压,也令市场对近期中国降息的预期降温。中国央行周一宣布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释放强烈稳汇率信号;行长潘功胜并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强调,将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野村亚洲利率策略师梁守纶、高路延发送的报告称,由于中国央行对债市警示略有升级,美国国债收益率或长期处于高位,且人民币疲软引发担忧,短期内短端利率仍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