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印巫族捐骨髓 见证生命奥秘

字体大小:

赵琬仪/报道、摄影

同族间骨髓移植成功配对概率较高,目前我国注册为骨髓捐赠者以华族占了多数,马来族、印度族及其他种族注册为骨髓捐赠者只占注册名单的20%。非盈利组织“骨髓捐赠计划”希望透过宣导活动在2018年让骨髓捐赠者突破10万人。

印华混血儿希拉(Sheila A Nair,27岁,会计师)在19岁那年参加非盈利组织“骨髓捐赠计划”(Bone Marrow Donor Programme,简称BMDP),注册为骨髓捐赠者。事隔七年之后,她去年接到BMDP的通知,有合对的印度患者需要她的骨髓。

同种族间骨髓移植成功配对概率较高,但那也是两万分之一的机会。目前我国注册为骨髓捐赠者以华族占多数,马来族、印度族及其他种族注册为骨髓捐赠者只占注册名单的20%。BMDP目前有约5万7000名注册捐献者,希望透过更加强势的宣导活动在2018年让注册名单突破10万人。

换句话说,爸爸是印度人,妈妈是华人的希拉是注册者当中少数的少数。

以抽血方式抽出干细胞

希拉当时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去了解骨髓捐赠细节。她和很多人一样以为捐赠骨髓需要全身麻醉,让医生从骨盆后方抽取骨髓。聆听了讲解后,她才知道原来现在更普遍的是以抽血方式抽出干细胞。

她说:“以抽血方式抽出干细胞的过程和一般抽血差不多,只是时间比较长。当时,我在伊丽莎白医院的病房中躺了五六小时,看电视、用手机通简讯,打发时间。比较麻烦的是这段时间不方便上厕所。”

在抽血提取干细胞前,希拉需要一连五天接受粒性白血球刺激药物(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简称GCSF)的注射;注射的作用是要刺激干细胞大量形成。性格开朗的她不怕打针,经过医疗人员示范一次后,剩余的4剂药物都是她给自己注射的。

谈到为捐骨髓所做的准备,希拉表示注射药物后,身体肌肉酸疼,全身乏力的经验令她难忘。“原来年老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

由于注射药物后身体感到不适,希拉在这期间拿了5天病假。抽血后原本也享有7天病假。但她休息了两三天后便上班。

虽然为捐赠骨髓吃了一点苦头,希拉完全不放在心上。她笑容可掬地说:“自己的骨髓和另一个人配对成功,让我觉得很奇妙。配对成功概率是两万分之一,甚至更低。而我们竟然遇到了。”

有同事和朋友用“英雄”来形容骨髓捐赠者。希拉说:“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英雄事迹。骨髓移植对患者来说是最后的希望。我希望能够帮上忙。”

亚洲社会对于骨髓捐赠仍存有各种疑虑,包括担心捐赠方式会引发副作用,影响健康。因此成为捐献者除了个人的勇气,还要能够应对身边人的压力。希拉注册成为骨髓捐赠者并没有征询家人意见;确定配对对象后她才向父母宣布自己的决定。她的母亲反应先是惊讶,但也表示支持。抽血当天,父母陪同她入院。她的哥哥也注册成为骨髓捐赠者。两兄妹此前并没有告诉对方,直到妹妹要捐赠骨髓,他们才知道彼此都是捐赠者。她的经验也启发了堂姐,注册成为捐赠者。

我国每月平均有45个病患需要骨髓移植

“骨髓捐赠计划”副主席林子毅医生受询时指出,全球有超过2700万骨髓捐赠者,但大多数是来自白种人(Caucasian)国家,因此其他种族缺乏代表性的问题受到关注。

他说,有的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简称HLA)只属于特殊的族群,例如马来族。由于马来人注册为骨髓捐赠者并不普遍,这使到拥有相同HLA的病患成功配对的概率大大减低。

偶尔也有特殊的情况——患有血癌的马来病患在华族捐献者中找到配对HLA;也有华族捐赠者把骨髓捐给印度病患。许多骨髓捐赠者都把这个经历形容为“奇妙”。在帮助另一个人重获新生的同时,两人仿佛也共同见证了生命的神奇奥秘。

新加坡每天有6人被诊断出患有血液疾病,每个月平均有45个病患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以延续生命。若他们在本地找不到合适的捐献者,就需要动用国际网络救助。去年,BMDP共为58名病患找到配对成功的捐赠者。

今年4月起,BMDP每月都在不同的购物中心举行路演和展览。想知道更多本地骨髓捐赠计划详情,可上官网:http://bmdp.org/或致电6340 1040。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