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别有用心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蓝云舟

一名当补习教师的朋友告诉我,他最近碰上了“魔鬼家长”。

怎么个“魔鬼”法?12岁的女儿明明考得不错,却整天对着女儿用“你不争气”“你没用”之类的贬低性字眼,让女儿久了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问起女儿的成绩,女儿哪怕考得再好,也只敢唯唯诺诺。那名家长一听,问都还没问清楚,马上暴跳如雷:“吞吞吐吐的,一定是考不好!”却直把女儿吓哭了。

稍有一点怜悯心的家长,碰到这样的场面也该适可而止了。岂料这名家长更冒火:“亏你还敢哭!果然是考不好!”我那名朋友劝不住,心想长久下去所有心血都要白费,无奈之下只得把这门生意断了。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又要把这名家长想象成惨无人性、施虐如狂的妖怪。朋友说,那名家长独得这一女,为了让女儿把书读好而把工作辞了。也难怪这名家长爱女心切。但她却始终没认清,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沟通方式正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故事里的妈妈因为期望太高,所以先入为主断定女儿表现不理想,而长期的不理想又只能说明女儿“不争气”。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先入为主地认定这名妈妈是十恶不赦的毒妇。

另一方面,这也凸显了这名妈妈不太懂得如何向女儿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东方社会的“虎妈”们固然奉行“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但不代表她不能心平气和地跟女儿一起制定进度表,或反思自己的反应是否恰当。

不过,如果社会整体上也缺乏这样的意识,那这名妈妈会有这样的举止也就不足为奇了。

且不论近来几起具争议的新闻事件,单说平日的新闻,记者向相关方进一步索取细节时,负责的公关不免会小心翼翼地问,为什么要这些信息?这么问的理由是,担心“别有用心”的人会做出不当的解读,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我们是否进一步深思过,为什么会这么不假思索地认定有人“别有用心”;我们碰到这种情况时的直觉反应为什么是避而不谈?显然地,现下的人际交流是多了猜疑,少了信任。

因为从一开始,就认定受众“别有用心”,信息源选择高度缄默。但也正因为这份神秘,让受众更加认定信息源同样“别有用心”,进一步削减了信任。久而久之,双方各执一词,穷尽各种说法,或为自己开脱,或反参对方一本。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信息源辩白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原本对信息源单纯的问责,成了意气用事的责问。

所谓问责,贵在先有问而后定责。就像故事里的母女一样,如果任何一方因情绪蒙蔽而无法用心聆听,那任何形式上的沟通都将显得毫无意义。若问缘由,只能是至少一方在沟通的某个阶段,有意或无意地掺杂了广义上的政治考量。通俗地说,就是目的不纯,“别有用心”。

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易行难,但在追求卓越的岛国生态里,我们似乎已忘了人也是可以且需要犯错和改进的。或许我们首先能做的,除了把自己最原始的期望不加包装地表明,也应用心换位思考,自然会找到互通的频率,创造双赢。要达到这一点,最好还是“别‘有用心’”。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