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艳芳》 甭想各取所需

王丹妮(中)主演的《梅艳芳》采用典型的好莱坞三段式艺人传记片结构。(Sony Pictures提供)
王丹妮(中)主演的《梅艳芳》采用典型的好莱坞三段式艺人传记片结构。(Sony Pictures提供)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如何把个人的数十年生平挤进一出两小时传记片?这不只是个减法问题,还考验电影主创在减了之后还得加什么、改什么。毕竟,怎么看一个人,旁人的诠释、着重角度都不同。既不是拍纪录片,而是剧情片,是不是该有一个截然相反的思路?——从真实人物生平汲取灵感,将她的各种生命面向和轨迹解构之后,投入由创作者营造的电影时空,再重构成的另一个“版本”的人物。

有人认为传记片《梅艳芳》拍早了,观众对人物原型的距离还没拉远,以致不会把影片当成艺文创作,而是期待影片重构各自心中认定的那个梅艳芳。可梅的一生如此多面向,为片长、创作决定或商业考量玩减法,会不会“减”得哥情失嫂意?有人嫌“那个她”不见现实中的捋政治虎须;有人嫌那个她不够江湖豪爽;有人嫌那个她早期作品中的坏女孩反叛意识的社会影响力被弱化了;有人嫌那个她的情史不完整或某人被洗白……

可即便减去这些,《梅》仍遭到流水账、走马灯、蜻蜓点水的批评。若要面面俱到,得拍成五至十小时的超长电影或一套电视剧?

商业计算后的轻薄跳跃

减法之后的《梅》还剩什么?典型好莱坞三段式艺人传记片结构——前段讲她自童年起在舞榭歌台献唱,一步一脚印地入行、奋斗、走红;中段聚焦于她与后藤夕辉和阿Ben(原型为近藤真彦和林国斌)的两段情,并以夜店黑道掌掴事件后急遁泰国作结;后段描绘她体悟人生,回港致力于公益,直到癌逝。

贯穿三段的是她与胞姐梅爱芳的亲情,与张国荣的“闺密”之情,与造型师刘培基等人的“父女”情。中间的两段刻骨铭心,为的是铺陈她半辈子的恨嫁之心,甚至一度嫉妒姐姐成家。片中还有“传承”意涵的呼应情节——年轻时获黎小田、唱片公司老板苏孝良、任剑辉等人点拨,后期收徒提携后进。全片基本围绕着她的各种情、义与爱,乃至于对香港的大爱。就这些,已足够撑起一出136分钟的电影。

跳出还原得到不到位的纠结,才能对作品本身的品质有较客观的评价。整体来说,电影还是给我一种商业计算优先的感觉,用尽香港电影工业的技术优势(摄影、美指、造型、特效等),对于梅所处的香港最美好的年代,构筑出令过来人纵情思旧,年轻人悠然神往的精致影像。但剧本的叙事、描写都显得轻薄跳跃(尤其是梅与张国荣的交情),对不熟悉现实往事的观众,或没说服力;而清楚原委的观众之所以感动,或许是因为勾起相关回忆,补了电影信息缺口,不是电影本身的感染力。

《梅》是我看过的传记电影中,插入真实档案影像最频密的;尤其多次将饰演者王丹妮搬演舞台表演或公开露面时,与梅艳芳在同一场合的档案影像并列。有影评人认为王丹妮不论多努力,就是无法完全还原梅艳芳,且越到后期差距越明显——难道导演梁乐民其实是故意要观众出戏,提醒大家这是多年以后的事后书写,暗藏他的谦逊与自省?这与我的“传记片何须还原”的观点雷同。

《阮玲玉》建构三层时空

我怀疑这是否真是梁导的本意,但影评人这样的解读,可开拓一个饶有意思的讨论空间。我联想起在《梅》里现身的导演关锦鹏(片中由别人饰演),在现实中执导的传记片《阮玲玉》(1991年;据说原来属意的女主角正是梅艳芳,后换成张曼玉)。

《阮》插入许多由阮玲玉主演的经典电影片段,而在这些片段之前是由上世纪90年代的演员如张曼玉、刘嘉玲、梁家辉等饰演的旧上海演员和导演,在30年代的时空中拍摄那场戏之前的导演教戏,演员谈戏的“戏中戏”,间中另外又安插这些90年代演员本尊受访,分享对《阮》片和30年代真实的阮玲玉等人的看法和省思的纪录片段/“戏外戏”。

当然,这是关锦鹏有意识地实验这一复杂的叙事形式,建构三层电影时空,将历史、当今、虚构、重构、真实、梦幻融为一体,成为一出后设电影——辩证电影的手法与本质的电影。其中对于上述的排戏与真实电影片段并列的场面,不是当代演员直接的模仿,而是揣摩、诠释与重构的过程。所以,这种并列反而不会造成观众出戏,而是更深入了解戏。

不确定《梅》的主创是否有意或无意地受《阮》影响,但对照两种看似雷同,实则不难看出谁浑然天成,谁有斧迹的处理,轩轾立判。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