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彭博电)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美互信日趋薄弱的背景下,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规则恐面临更大放宽压力,以让更多从美国退市的中国概念股迁至香港上市。
据彭博社星期五(6月6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考虑离美赴港上市的企业在近期的讨论中表示,不愿改变企业结构来符合港交所对“同股不同权”(dual-class shares)架构的限制。知情人士表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至今仍未宣布调整相关规则。
美国和香港交易所均接受“”同股不同权”架构,即采用一股多票的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相对美国交易所,港交所以保障投资者为由,对同股不同权架构设有更多限制,包括只允许市值达100亿港元(下同,16.4亿新元)以上的上市公司采用该架构,以及投票权最多可高达“一股10票”等。据彭博社计算,美国目前共有27家市值逾10亿元的上市中企,当中就有22家不符合港交所设立的种种保护性限制措施。
美国政府从4月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并暗示可能让在美中概股退市,增加了中企离美赴港的紧迫性。
知情人士还称,港府最高层和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正就同股不同权架构事宜进行讨论,且双方均有意加快相关进程。消息指出,当局认为这不仅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还须确保主要中企的上市不被利用作为中美博弈的谈判筹码。
彭博社引述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人表示:“港府会把握中概股回流赴港的机遇,致力于将香港成为它们的首选上市市场。”
此外,知情人士也表示,香港证监会与中资企业共同探讨不同的可能方案,包括以承诺在未来实现合规为前提,向企业发放临时豁免,允许其按照现有的股权结构上市。然而,各方目前尚未达成协议,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