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月薪中位数远低于新加坡,因此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运营的新加坡企业,可利用较低的员工工资成本,让生产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柔新经济特区(JS-SEZ)面积可能达3505平方公里,相当于深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的大小。对新加坡来说,这样充足的土地供应,也将带来显著的好处。
星展银行经济师蔡汉廷星期四(9月19日)在一份探讨柔新特区潜能的报告中,发表上述看法。
经济师:数据中心等产业可从柔新特区受惠
他认为,企业在借助新加坡作为商业和金融中心优势的同时,也可受惠于柔佛充足的土地、能源和劳动力。从中获利的主要领域包括数据中心、电子产业、旅游业,以及再生能源行业。
根据报告,新加坡的月入中位数约为3250美元(约4200新元),相比之下,柔佛和马来西亚的月入中位数水平,约500美元。
报告指出,柔佛是马来西亚人口第二多的州属,仅次雪兰莪,2023年人口为410万人,其增长速度预计快于新加坡。有鉴于此,企业可善用柔佛特区内不断扩大的劳动队伍。
柔新特区或是新加坡面积的四倍多
报告也针对新加坡、柔新特区,以及深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进行对比。
蔡汉廷指出,柔新特区可能是新加坡面积的四倍多,相当于深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的大小。土地有限的新加坡将能够从这个经济特区的充足土地供应中受惠。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密,报告预计,长期而言,新马关系将继续蓬勃发展。马来西亚去年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自2013年以来,马来西亚占新加坡总贸易的份额一直保持在约11%。
与此同时,从2013年到2023年,新加坡一直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后疫情时期,新加坡在马来西亚总贸易的份额有所增加。
报告也看好柔新特区进一步刺激市场对柔佛工业房地产的需求。近年来,柔佛的工业房地产交易量和价值,都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本地企业反映 跨境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不过,本地企业反映跨境贸易所面对的一些挑战,这包括税收政策和供应链缺乏效率。
投资者认为,马来西亚的投资程序比较松散,大部分人强调,有必要在马来西亚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有鉴于此,柔佛投资促进中心的成立有助提高效率。
新马两国政府积极希望商界参与塑造柔新特区,为此,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成立柔新特区工作小组,以收集见解、反馈和建议,推动经济特区的发展。
工商联合总会于7月发表的报告披露,九成受访新加坡企业对柔新特区可能创造的机会充满期待,但这些企业也反映,他们在人才库、跨境人流与货物流动,以及投资流程方面遇上一些挑战。
另外,企业也关注马国政策的延续性,希望政策不会因为政权改变,而出现180度的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