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经济在地缘政治紧张、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多个地区政治选举,以及科技创新浪潮的交织下,走过了充满挑战与转折的一年。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将迎来新的不确定性与机遇。尤其是特朗普可能重新执政,将引发贸易政策调整、产业回流加速,以及监管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与市场情绪。
这些宏观环境也将深刻影响新加坡的金融与经济表现。另外,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有望为新马两国带来更紧密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机遇,新加坡房地产市场也将成为2025年备受关注的焦点。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将共同塑造新加坡在新一年中的经济发展路径与市场走向。
在新年开局之际,《联合早报》围绕五大主题,带读者展望2025年可能出现的经济趋势与挑战。
一、美联储进一步降息 央行货币政策分化
美国联邦储备局将继续降息步伐,但2025年降息的节奏可能比市场预期放缓。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施,可能加剧通胀,拖慢美联储的降息进程。市场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可能收窄至50个基点,至202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降至3.75%到4%之间。
此外,由于各国经济状况不同,2025年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分化。欧洲央行降息将更加“鸽派”,央行行长上个月表示,欧元区经济正在失去动力,经济增长有下行风险。市场普遍认为,考虑到德国经济疲弱、法国政坛动荡,以及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贸易冲击,预计2025年将加速政策宽松。
日本央行在2024年迎来历史性加息后,预计2025年将继续加息,但进程可能比市场预期慢,再加上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市场分析认为,可能很难在2025年看到日元大幅升值。
二、特朗普重返白宫 重塑贸易和货币格局
特朗普上台后可能重新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与主要经济体如中国、欧盟等的摩擦可能加剧。特朗普在11月宣布,将在上任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特朗普推动的去全球化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可能会采取措施鼓励本土制造,减少对外依赖。与此同时,全球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供应链战略,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政策不确定性。
此外,特朗普的加征关税计划会通过贸易和货币政策带来“强美元”的结果。一方面,较高的关税会导致美国的贸易伙伴降低汇率来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关税收入或用来支持美国财政扩张,也将对美元形成支撑。
新元汇率方面,市场预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25年上半年将放宽新元政策,美元对新元也预计走强。
三、股市波动性增加 美股和新加坡股市能否再创新高
2024年美股和新加坡股市都表现强劲,美国股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逾25%。新加坡股市也一度突破3800点,逼近2007年创下的历史高点。
展望2025年,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股市的波动性加大。一方面,贸易、外交和内政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股市短期内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若贸易摩擦加剧,市场可能会转向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不过,特朗普推行的企业减税政策,可能直接促进公司盈利和投资者情绪的提升,推动美国股市上涨。此外,特朗普政府历来支持减少监管,特别是在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和科技行业。他上任后可能会进一步放松对这些行业的监管,从而提振相关行业的股市表现。
新加坡股市方面,市场分析认为仍有上涨空间。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高位,银行盈利前景更为乐观,许多银行分析师上调本地银行股的盈利预期。
四、柔新经济特区 为两国企业带来新机遇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正式协议预计在2025年1月签署,将为新马两国的企业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扩大整体经济利益。
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旨在通过改善柔佛的货物和人员流动,以及商业环境,加强新加坡与柔佛之间的经济联系。经济特区也将促使柔佛和新加坡利用彼此的互补优势,更好地共同吸引全球投资,这些投资可能来自制造业、交通与物流、数码经济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对于经济特区能为新加坡商家和企业带来的好处,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陈圣辉2024年10月在国会指出:一是企业可同时利用柔佛的土地资源和新加坡的科技、商业与金融优势;二是新加坡企业能借助经济特区更好地服务马来西亚客户;三是两地货物与人员流动时间缩短,有助于提高企业营运效率。
五、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稳健 价格料稳步上涨
2024年,新加坡私宅市场在前三季度表现平淡,但第四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出现销售热潮,市场对政府可能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有所担忧。
展望2025年,尽管美联储降息速度可能慢于预期,但整体宽松周期下,房地产市场需求将保持良好。
新私宅销售方面,预计2025年推出的新单位总数超过1万个,房地产分析师预测新私宅销量在6000个至9000个单位之间。新私宅价格将维持升势,全年涨幅预计在3%至5%之间。
至于私宅转售市场,2025年取得临时入伙准证(TOP)的私宅数量会大幅减少近40%。分析师认为,在供应少于需求的情况下,转售私宅价格可能会强劲增长,全年增幅预计达4%至7%。
另外,分析师认为,尽管2024年11月出现销售热潮,但可能为暂时现象,政府2025年不太可能再推出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