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双重驱动下,新加坡银行贷款连续三个月回升,11月份环比增长0.78%,总额达到8194亿元。 

分析师认为,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没有进一步升级,且通胀水平未因特朗普上台后的新政策而回升,本地银行贷款在2025年有望取得温和的个位数增长。

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最新发布的预估数据,本地银行贷款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商业贷款的推动。 

占所有贷款大约六成的商业贷款在11月份环比增加1%,连续三个月取得增长,总额达到4966亿元。其中,专业、科学、技术、行政与支援服务活动的贷款升幅最显著,增加5.04%至150亿元。商业贷款当中最大的领域是建筑业,它在11月份增加1.57%至1766亿元。而制造业和金融及保险业则出现环比下滑,跌幅均为0.37%,分别下降至204亿元和1279亿元。

消费者贷款则连续九个月扩张,11月份环比增加0.43%至3227亿元。占消费者贷款约七成的房屋和过渡贷款环比增加0.39%至2310亿元,同比增长2.63%;信用卡贷款环比增加2.90%至164亿元,同比涨幅高达11.82%。  

延伸阅读

借贷成本创新高 港元走强至三年半来最高水平
借贷成本创新高 港元走强至三年半来最高水平
本地三银行股今年大涨三四成 分析:来年股价料继续获支撑
本地三银行股今年大涨三四成 分析:来年股价料继续获支撑

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贷款增长势头仍增强

华侨银行经济师林秀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新加坡经济在2024年第三季的表现超出预期。因此,尽管利率水平仍相对较高,银行贷款的增长势头依然增强,这并不令人意外。此外,许多主要央行在通胀减退的背景下已开启降息,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这有望支撑全球需求环境。

FSMOne新加坡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潘哲川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本地贷款需求在2024年保持相对稳定,这得益于强劲的经济状况和较高的消费者信心。其中,最拖累银行贷款增长的是农业、采矿和采石业贷款,这些行业从1月到11月的贷款减少了15.33%。相反,运输、仓储与通信业,以及建筑业则是推动银行贷款增长的关键行业,分别增长13.34%和4.95%。  

如果与2023年同期相比,11月份新加坡银行贷款增加3.34%,为2024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商业贷款增加3.28%,消费者贷款增加3.42%,这使得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成为2024年来增长最显著的一个月。 

林秀心认为,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没有显著升级,且通胀未因特朗普2.0时代的新政策而回升,银行贷款预计将在2025年取得温和的个位数同比增长。但由于利率水平调低,增幅会超过2024年的水平。其中,金融、信息及通信技术(ICT)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贷款增长将是最大推动力。 

潘哲川还指出,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对半导体晶片的强劲需求支撑下,制造业将持续复苏,这可能有助于带动该行业贷款需求的增加。在消费者贷款方面,2025年预计将因再融资需求而有所上升,尤其是那些在2022年12月以较高固定房贷利率贷款的消费者,其两年锁定期将在2025年到期,可能推动再融资活动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