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族企业传承到第四代接班人,是该坚守传统,还是推陈出新?作为本地老字号酱油厂商,大华食品工业的年轻一代选择将酱油融入甜品,以口味创新突破传统束缚,通过跨界合作来“圈粉”年轻受众。
近日,大华食品宣布与冰淇淋博物馆(Museum of Ice Cream)合作推出“酱油味冰淇淋”,在农历新年前后限时供应。消费者可以在到访冰淇淋博物馆时,亲自品尝这一稍显大胆的跨界合作。
大华食品工业董事经理白毅柏(64岁)受访时介绍,这个新想法完全出自家族的更年轻一代经营者,他相当支持他们去创新求变。
在白毅柏看来,家族企业能百年长青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作为企业,必须求新求变、求突破,绝不能停滞不前”。
实际上,这种不甘自缚、勇于变革的精神早已刻在大华食品的文化中。大华食品在1980年代将工厂最终搬迁到惹兰百树(Jalan Besut),并引入自动化生产技术。在保留传统制法的同时,这一投资让大华食品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从而具备足够产能去满足海内外市场需求。
白毅柏说:“我们把这个工厂从原始的制作方法,升级为有自动化科技的酿造流程,节省很多成本。当时的设备投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这些难题我们都得一一克服。为了能让公司更适应时代发展,近年来我们也致力于将产品推向海外市场,走向国际。”
大华盼“酱油”能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大华食品的创新更具时代性,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社交媒体热门趋势更迭迅速、更多年轻消费者开始进入厨房的背景下,大华希望“酱油”可以让人们有眼前一亮的闪光点。
大华食品此前就已尝试和其他本地品牌联合,推出酱油风味的蛋糕、巧克力等产品。现在,以一口“酱香”冰淇淋,大华食品再度打破传统束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体验。
至于灵感从何而来?白毅柏的大儿子,也是公司的第四代成员白承正(35岁)坦言,这个想法实际上源自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瞬间。
白承正说:“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大华酱油和我们的客户带来一些新尝试,刚好新年将至,就想在这个时节做些不同的事情,提高品牌知名度。刚好我有冰淇淋博物馆的联系,双方一拍即合,觉得或许可以试着将酱油融入冰淇淋。就像之前的巧克力、蛋糕,我们正尝试做些超越传统的事情,希望能更具创新和前瞻性。”
不过,在求新求变的同时,数代白家人深知创新的基础在于“不忘初心”,要在保持优良品质的基础上,以此来维持品牌活力。
创新和传统不相斥应共存
白承正认为,创新和传统并不相斥,而是应该共存。他说,大华酱油坚持初心,依然坚守本地生产和本地酿造,坚持为本地消费者提供熟悉的味道。改变的实际上是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例如对更健康产品的偏好等。
他说:“我们也响应政府提倡的减盐等健康生活倡议,推出不同的产品来满足各类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尝试酱油味冰淇淋这种更具新鲜感、更有趣的尝试。”
“创新”一词绝非如此轻巧,成功变革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无数个废寝忘食的日夜和一步一脚印的点滴积累。
“功夫学在手,是不论早晚的。”白毅柏以他的祖父——第一代创始人白清泉曾给他的教诲为引说道,“在旧厂,我从学扫地开始,一步一步学了很久。到后来搬新厂,我也是一步一脚印每个流程都摸得很透,从原料到制成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每个部门都去过。我相信,我若能把功夫学到手,问题永远都能有解决方案。”
作为家族第四代成员之一,白毅柏的小儿子白程旭(31岁)与哥哥白承正一样,经历过这一蜕变。
白程旭说:“在我刚进入公司学习时,我也须要从零开始,和普通工人一样,学习并熟悉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操作、每一个流程。但我的目标是帮助公司进步,这是我的必经之路。”
白承正还提到,在父辈的时代,家族中有许多兄弟姐妹可以帮助企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家族成员们如今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因此能够继续留在家族企业的人实际上更少。这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面对并克服的挑战。
在谈到外部环境时,白毅柏和白承正都坦言,公司面临许多中小企业常见的困境——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然而,他们说,正因为如此,大华食品将坚持创新和外部扩张,以此寻找新的生存机会。正如白承正在访谈结束时所补充的:“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

